2021-07-02 | 作者:CSRone永續智庫團隊

臺灣31家食品業永續大解析! CSRone:對抗氣候變遷 9成提出減碳方案

繼去年出版第一本國內食品業永續報告書揭露現況之後,國內永續智庫CSRone於7月2日(五)再度公布第二本分析專書2021 臺灣食品產業企業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其中發現,「氣候變遷風險」首度入榜成為國內31家食品業者,最關注的風險議題之一。同時也已經有4家食品業者參考TCFD準則,1家參考SASB準則,來揭露其因應氣候變遷與財務的風險。以及,今年有67.74%的食品企業揭露「氣候變遷管理政策」,其中20家更擴及鑑別氣候變遷風險。

這些數據皆顯示,國內食品業者開始重視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不過整體而言,食品業於「氣候變遷管理程度」獲得3.8分 (5分為滿分),略低於其所歸屬的台灣整體傳統產業的4.3分。顯示在氣候變遷資訊揭露與管理,食品產業仍有進步的空間。

研究數據亦表明,2020年臺灣64.5%的食品業者,並未在永續報告書當中回應COVID-19所帶來的環境與營業之巨大衝擊,並且只有2家揭露其「營運持續管理計畫」 (business continuity plan)。

這份最新出版的《2021 臺灣食品產業企業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是CSRone永續智庫與國立政治大學信義書院於2021年3月所共同出版的《2021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專書的個別產業之後續分析研究。該研究共動員25位研究員,期程為8個月,檢視國內601本企業永續報告內含的877項指標。今年的5項關鍵發現如后。 

【關鍵發現一】31家食品業出版永續報告書,4家參考TCFD、1家參考SASB

 依據金管會現行規定,股本超過50億元以上且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食品、金融、化工等產業的上市櫃公司,每年必須出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對企業而言,出版永續報告不僅能符合法律規範、盤點內部資源與運作、分析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營運風險、提升企業品牌形象聲譽、創造差異化價值,更有延攬優秀人才與營運資訊透明化等多重效益。

根據CSRone永續智庫的統計,近3年國內大約有600家企業/組織出版永續報告書。2020年共有31家食品業者出版永續報告書,其中以上市企業(70.97%)為最大宗,其次為上櫃企業(19.35%),另有2家公開發行公司、1家非公開發行公司自願性出版。

今年31家食品產業中,已有4家採用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指引進行氣候變遷相關風險揭露,有1家已經參考SASB準則揭露資訊。以及「氣候變遷風險」首度入榜,成為我國食品產業的關注風險焦點之一。同時,今年有67.74%的食品企業揭露「氣候變遷管理政策」,其中20家擴及鑑別氣候變遷風險。今年31家食品產業「氣候變遷管理程度」平均為3.8分 (滿分為5分)。

 【關鍵發現二】節能壓力大 90.32%提減碳方案、83.87%提水資源管理 

隨著國際減碳呼聲與政策力道加大,企業除了針對自身加強減碳目標設定之外,更需要帶動供應鏈一同朝向低碳模式轉型。在食品製造與供應鏈上下游的運輸配送過程中,亦產生各種能源耗用:例如廠房機台鍋爐運轉時所需的電力、倉儲物流配送所產生的運輸耗能等。

經本研究調查,2020年臺灣食品產業有90.32%的企業,於永續報告中揭露其執行節能減碳的方案,並提出具體措施與績效。透過落實節能減碳,在減少能源耗用衍生成本的同時,也回應機構投資人、供應商的減碳要求。

另一方面,經濟部水利署率預計於2021年底提出開徵耗水費方案,擬於2022年起開徵耗水費,以用水大戶作為優先徵收對象,其中即包含部分食品產業。經深入觀察得知,2020年食品產業有83.87%的企業提出水資源管理政策,在廠區或辦公室採取節水、水資源回收等措施。因應臺灣水量匱乏,以及法規政策變動的雙重風險。

【關鍵發現三】64.5%未回應COVID-19,僅2家提出營運持續管理計畫

至今仍肆虐全球的COVID-19疫情,使不少組織和個人受到各個層面的重大衝擊,同時,也更加突顯企業可持續營運管理的重要性。經研究發現,2020年臺灣食品產業出版的永續報告書,有高達64.5%的企業,未針對疫情積極說明組織所受到的影響和應對方式。

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2020年臺灣食品產業僅有2家於永續報告中揭露「營運持續管理計畫」(Business Continuity Plan),整體比例偏低。企業未來能否擁有足夠營運韌性,以度過更多潛在風險發生,仍有待觀察。

  【關鍵發現四】96.77%食品產業設有廢棄物管理,但組織落實與改善方式待加強 

 2019年國內知名食品業者爆發下游廠商違法傾倒肉品加工廢棄污泥事件,引起社會輿論高聲關注、同聲指責。在環保意識高漲的今日,企業「廢棄物管理」議題,不僅是企業自身的廢棄物管理,甚至是供應商的廢棄物管理作為,都將直接影響企業品牌價值。

根據研究數據,2020年我國31家食品產業歷年來揭露「廢棄物管理政策」的比例是96.77%,維持近年來的高比例之優秀表現。不過,當研究團隊進一步探究,食品產業針對廢棄物的「管理方式與成果」時,卻發現多數僅揭露年度成果,少見企業「目標設定」的宏願,更無針對「未達成目標時改善方式」之說明。

【關鍵發現五】食品產業綠色行動揭露前三名:「綠色包裝」、「綠色生產」、「綠色採購」

今日全球企業皆積極思考如何優化綠色產品或服務的製作與過程,以降低排碳量。在食品產業的產品生命週期中,各個階段都可能產生環境衝擊,因此,企業需透過重新設計、減少過程中的能資源使用、回收再利用等多元方式,減少產品生產對資源的浪費及環境的破壞,創造綠色循環。

根據研究調查發現,在綠色經濟價值鏈的8個階段 ( 設計、採購、生產、包裝、運輸、行銷、產品與服務、回收),31家食品產業中超過半數的企業,是著重在「產品包裝」(58.06%)、「製造生產」(51.61%)、「原料採購」(51.61%)等三階段,說明其綠色行動。

最後研究團隊並根據13年的永續輔導經驗,擬出6大架構 (可信度、SDG力、永續治理、環境友善、社會共融、溝通力) 共73項評估指標,描繪出食品業的整體落點分析。數據發現,相對於台灣整體產業的永續揭露作為,食品產業在「可信度」的表現相對突出,而在「永續治理」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投入,則仍有改善空間。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圖片來源:Jimmy Dean


延伸閱讀:
國內首次分析28家食品產業永續報告 CSRone:盤查水資源上升、廢棄物管理尚待落實
看過來!影響食品零售業的5大永續趨勢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