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拿掉眼罩! 利潤不再是企業的全視線
公司成立的目的是最大化的滿足股東利益?還是應該盡可能的滿足所有利害關係人?世界181位CEOs和投資公司BlackRock的領導者就此提出觀點:考慮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將有助於管理並帶來更好的投資報酬。

美國近200家主要企業所組成的「商業圓桌會議」(Business Roundtable)於8月19日發表一份聲明,這份聲明指出,股東利益極大化不再是企業的唯一依歸。聲明指出,企業做決策不應只重視股東報酬,而是應該兼顧所有利害關係人,包括: 員工、消費者及社會大眾等層面的權益。
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聲明,同時也引起傳統資本市場派的反對。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執行長撰文呼應這些企業領袖的高瞻遠矚,並且說明反對派立論無據。以下為Tim文章摘譯。
今年8月中旬181位美國主要企業執行長於商業圓桌會議做成最新承諾,未來他們的公司不再只是為股東服務,而是應該對所有的利害關係人服務。這項決策引發了傳統資本主義市場論的激烈反對,拙見認為,反對派人士的論點站不住腳。
我認為,這項聲明是一項革命性的發展,因為這項聲明徹底地翻轉了美國重量級經濟學家傅利曼長久以來對「企業」的定義。傅利曼主張,公司成立目的是為了極大化股東的利益。
181位執行長發布聲明後,許多權威人士擔心這會分散企業領導人的注意力,有違企業領導人被賦予創造財富的使命,這項聲明將帶來負面的影響。有些激烈的人甚至認為,這項聲明將使企業失去投資者、造成股東抗議、投票開除公司高層營運主管等。
我認為這些立論站不住腳。
複雜環境中企業不能只考量單方權益
最關鍵的是,在今日複雜的環境與實際條件下要經營管理公司,企業領導者不可能單獨只考慮一方利害關係人的權益。甚至,企業還得透過競爭方式,來主動瞭解與滿足各方利害關係人的期待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