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部署!站在SASB浪頭上的台灣企業
【重點摘要】金管會於2020年8月25日宣告「公司治理3.0 – 永續發展藍圖」正式啟動,將以5大主軸為中心,持續深化台灣永續發展。該政策一經宣布,不但一舉擴增了必須編製永續報告書的企業家數,也大幅督促提升永續資訊的揭露品質。而原本就頗受投資者關注的SASB,也頓時成為台灣企業討論的超夯「新寵」。

為強化台灣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金管會於2020年8月25日宣告「公司治理3.0 – 永續發展藍圖」正式啟動,未來將以「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等5大主軸為中心,提出39項具體推動措施,持續深化台灣永續發展。
其中為「強化上市櫃公司ESG資訊揭露」,金管會表示將參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發布之準則,研議於2021年由證交所蒐集國外規範,依上市櫃公司產業別,於永續報告中揭露具公司財務重大性及投資人投資決策有用性之ESG相關資訊,以利投資人作為投資決策參考。
這項「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一經宣布,不但一舉擴增了必須編製永續報告書的企業家數,也大幅督促提升永續資訊的揭露品質。而原本就頗受投資者關注的SASB,也頓時成為台灣企業討論的超夯「新寵」。
到底為何SASB能在眾多永續框架、準則中異軍突起,成為投資人現下最為寵愛的新歡?本文將一一帶你解構。
解構一、異軍突起的SASB是什麼?到底夯什麼?
從過去傳統的財務報告中,難以看出創造企業長期價值的完整資訊。因此,為了消弭投資者對於企業價值評價的落差,成立於2011年舊金山的非營利組織「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SASB),藉由制定更全面、完整,且質化與量化並行的永續資訊揭露標準,結合ESG各面向指標,滿足投資者的資訊需求,同時利於企業更全面地展現長期績效與價值。
SASB是一套可自願性採用的準則。首任執行長Jean Rogers啟動SASB的概念,是為了開發一套可供美國上市櫃企業自由選擇,並於提交年度財報或季報之文件資料(8-K、10-K...等)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時,將ESG資訊納入其中的準則。藉此提供投資者檢視所持有股票、投資基金公司的非財務資訊,並使投資者與財務分析師得以比較產業/行業內的ESG表現。
SASB自2011年發展至今,於2018年11月公布一套涵蓋5大面向、11項產業別、77項行業別與26項通用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議題的「重大性地圖索引」(Materiality Map),將可能影響財務狀況與營運績效之ESG議題列出,率逐漸廣泛被企業採用。根據SASB官方資料,截至2020年9月初,全球已有356家企業參考或採用SASB準則。
- 英文名稱: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SASB
- 中文名稱: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
- 成立時間:2011年,舊金山
- 制定準則核心成員:富蘭克林坦伯頓、富達、摩根史丹利、高盛…等
- 現任執行長:Janine Guillot
- 關鍵資料:
(圖片來源:SASB)
SASB認為,企業組織有責任決定ESG資訊揭露的重大性議題,且此項原則與決定財務報告的重大性一致。此外,ESG資訊的重大性議題,可藉由是否會產生重大財務影響與營運績效來判斷。而參與制定SASB準則的核心成員,除了包含重量級資產公司,如富蘭克林坦伯頓、富達等外,更有摩根士丹利、高盛等知名投資銀行的加入。
另一方面,為了協助投資者與組織能更快上手,SASB也成立了「準則諮詢組」(Standards Advisory Group, SAG),以及由安聯投信、瑞銀、美銀(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等知名金融單位組合而成的「投資顧問組」(Investor Advisory Group, IAG)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顯見全球金融與投資機構對SASB的高度重視與關注。
解構二、2張圖秒懂SA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