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1 | 作者:台北大學商學院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諮詢顧問陳耀德博士、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曹榮軒博士、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黃泓維博士候選人、CSRone

對抗氣候變遷!台灣3家企業上榜CDP頂級評選名單

國際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評比全球8,400家企業在2019年所揭露之對抗氣候變遷之行動資料後,於20日公布評比清單。本次共有179家企業獲列為「A級名單(A list)」的頂尖評等,其中包括台灣大哥大、光寶科技,以及台灣唯一三進「A級名單」的日月光投控。

自2000年成立、且由國際法人投資機構所發起的國際非營利組織碳揭露計畫(CDP),每年皆會邀請企業揭露其餘氣候變遷上的管理作為,鼓勵國家、城市、企業針對各項議題進行揭露並管理,另一方面更使投資人能確保投資的有效性及環境風險掌握能力。

(圖片來源:台北大學商學院 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諮詢顧問 陳耀德博士)

在這份企業氣候變遷揭露透明度與行動評比中,首次由日本主宰「A級名單」(38家),後續分別為美國(35家)、法國(22家);Alphabet(Google)、花旗集團(Citigroup)、微軟(Microsoft)、福特(Ford),以及沃爾瑪(Walmart)等美國知名大廠亦名列其中。

2019CDP氣候變遷評比,臺灣共有54家受邀企業之成績公開於官方網站。整體而言,獲得領導等級的共有15家(28%,管理等級的共有27家(50%;認知與揭露等級的,分別有8家(15%)與4家(7%)。

日月光三度獲得A List榮耀,是臺灣企業最高紀錄的保持者;光寶科技與台灣大哥大皆為首次入選。若依照GICS的行業別分類,臺灣歷年來共有6家,分屬於4個不同行業別之企業入選於A List之中。此6家企業分別是半導體及設備(聯電/2013、日月光/2016 & 2018 & 2019)、科技硬體與設備(台達/2014、光寶/2019)、銀行(第一/2018),以及電信服務(台哥大/2019)。獲得A-12家企業中,電子相關產業有5家為最高,占42%;金融業3家為其次,占25%

這3家A List企業做了什麼

CDP氣候變遷的C1~C4TCFD架構揭露項目的題組。臺灣3家入選A List的企業都有董事會成員監督氣候變遷議題,並由營運長或執行長擔任最高管理階層。雖然在風險因子考量、營運與財務衝擊面向的項目有所不同,但他們都已經導入TCFD,並將氣候變遷風險整合納入公司整體的風管程序之中,每年風險評估的頻率也都在2次以上。情境分析的使用上,3家企業都已使用到定量的方法,而日月光使用的情境數量達3個,光寶與台哥大則都是1個。減量目標的差異上,僅日月光尚未通過SBTi的認可,光寶與台哥大都已分別在20194月及7月通過。

3家企業都有量化相關的範疇3排放量。單位營收的範疇1+2排放強度都有比前一年度降低,以光寶科技的13.47%最顯著。於絕對減量上,日月光因為購買了將近40MWhI-RECs,因此貢獻16.21%的減量幅度,光寶與台哥大的綠電採購都還貢獻不到1%的減量。而3家各自實施的減量計畫,則都造就2.5%以上的減量貢獻。日月光與光寶都已實施內部碳定價,而台哥大也將在2年內實施。在價值鏈伙伴議合的比率上,日月光表現最為出色,供應商與客戶都為100%,台哥大則在客戶端為100%

台灣企業10年表現回顧

依據CDP官網之公開資料顯示,臺灣企業2019年共有229家受邀填報氣候變遷問卷。其中有提交問卷的為172家(包含有計分與未計分),尚有57家沒有受評(包含未提交、未回覆或其他)。

臺灣自2010年以來都有100家以上的企業受邀,最低點出現在2014年之105家,其後的三年平均線約在120家左右。201220132018年都有超過170家企業受到邀請,2019年則首次突破200家。在問卷的提交率上,以2010年的21%為最低;直至2015年以前,提交率都維持在50%以下。首次突破50%的提交率是出現在2016年的57%2017年又下降至46%2018年與2019年則連兩年創新高,分別為63%75%,同時提交問卷的家數也都有超過100家。

日趨重要的碳定價機制

碳定價一詞不僅出現在CDPC11題,還有TCFD架構中的指標與目標(a),以及部分產業DJSI的氣候策略題組,可見其對全球低碳發展的重要性。此外,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BCSD)也在其Policy Paper 2019提到,碳定價在整個經濟體中,是推動深度脫碳的最有效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之一,企業正在使用內部碳定價機制來推動業務和改變投資組合。

企業制訂內部碳定價要兼顧「顯著財務影響」與「行政可負擔」。前者可以驅動氣候變遷風險成為營運決策中的考量因子,後者考量現行成本可控制於不對營運產生過大負面衝擊。常見的碳定價有兩種方式。「影子價格」是企業設定的碳排放成本,不直接影響營運決策,可用於投資過程參考與風險評估;雖有隱含的財務指標意義,但不具有實際的財務流。「內部碳費」會對碳相關的活動收取費用,用於氣候行動或獎勵低碳決策,具有實際的財務流,屬於受管制部門的成本、利潤,可成為本身與價值鏈推動低碳活動的驅動力。

目前從CDP官網搜尋,臺灣有公開說明實施內部碳定價的企業共有14家,每噸碳的價格從3.373.3美金不等,定價方式普遍採用影子價格,目的以低碳投資、能源效率與遵循法規居多。由於金融業與非金融業導入碳定價的操作上有極大的差異,筆者在此建議非金融業要實施碳定價可依循試行、監管、分配、投資與績效五個步驟來進行,金融業則要以投資與放款風險為主要考量。

CDP指出,本次超過100家而「A list」企業在氣候數據的透明度,以及揭露的完整程度皆為產業佼佼者。其更在了解氣候風險後,展現強烈的風險治理與管理行動,包括基於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而採取的行動:轉向再生能源、投資低碳產品創新,或鼓勵供應商減少碳排放。

CDP更表示,根據STOXX數據顯示,這些「A級名單」年度股價表現也比同業高出5.5%。

>>永續速讀,菁英的知識管理好夥伴!已為您整理好:WEF 董事會氣候治理指南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CDP
圖片來源:Tumisu


延伸閱讀:
環保報告:因應氣候變遷,政策倡議最有效!
企業如何落實TCFD 四大領域全解析!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