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資源串連 友達與供應商邁向淨零未來
【文章摘要】永續不是一個人,也不會只是一間企業的事情。在2022年友達光電CSR共榮大會,友達展現了與各內外部夥伴共好的決心──不僅讓參與的夥伴及供應商清楚友達未來的永續藍圖,同時更瞭解企業邁向淨零排放可使用的資源與工具。CSRone團隊現場觀察,整理友達碳管理策略與建議路徑,最後附上中小企業淨零轉型可使用的政府資源,提供讀者台灣標竿企業案例及借鏡。

(友達光電2022 CSR共榮大會,邀請多位領域專家交流分享。(左起)友達供應鏈總部副總經理吳宜芳、台北市電腦公會資深高專林侃言、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蔡亦臺會計師、台灣氣候聯盟彭啟明秘書長、友達光電董事長暨執行長彭双浪、台北富邦銀行莊慧玫執行副總經理、友達宇沛總監陳雅潔、友達光電永續長古秀華/圖片來源:友達光電)
友達光電今年以「擁抱淨零 同行共好」為主題,邀請70家供應商、近200位夥伴共襄盛舉「2022 CSR共榮大會」。作為台灣光電指標大廠,友達鼓勵供應商攜手落實永續理念,並強化資訊傳遞與風險管理。會中除頒獎表揚永續績效卓越的合作廠商外,亦邀請多位專家分享ESG趨勢、減碳、綠能等永續經驗與解決方案,盼能引領價值鏈夥伴共同行動,積極面對氣候變遷,齊力達成2030年前減碳20%的目標,以創造產品競爭力與形塑綠色典範新價值。
CSRone觀點:對於供應商的永續管理,不僅需有推力(壓力來源),也同時要具備拉力(鼓勵來源)。視供應商為整個價值鏈的生命共同體,共同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與機會。 |
永續在友達 同行共好
友達光電多年入圍DJSI道瓊永續指數、彭博性別平等指數、摩根史坦利永續指數領導者指數等殊榮,永續績效亮眼。能有如此成績,即是來自企業高層及內部員工,從上到下對於永續的重視與支持。
CSRone觀點:永續標竿企業多會善加運用國際框架與評比,檢視自身的永續行動與成果,進而調整與改善,持續優化即是非常重要的永續概念與精神。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友達持續進步的背後是完整的永續藍圖,以及明確的組織任務架構。友達將永續藍圖核心訂定為「超越企業社會責任,創造共享價值」,友達在財務績效與永續績效上各有目標。永續長古秀華表示,在這樣的藍圖設計下,友達ESG暨氣候委員會向董事會負責,同時納入外部專家團隊,並再細分為永續技術組、永續事業組、永續能源組、永續製造組、永續供應鏈組、企業關懷組、風險治理組,以及利害關係人組。各個組別由一級高階主管帶領,每一位高階主管都有兩個任務,包含ESG的任務以及碳任務。以風險治理組來說,在ESG任務為風險管理;而在碳任務則是碳風控。
CSRone觀點:企業永續推動不僅是永續部門之責,更需要全體同仁全心全員全時融入於日常工作當中。因此清楚的永續藍圖與願景再搭配組織權責與目標,成為企業永續不可或缺的兩大支柱。 |
(友達光電永續策略藍圖/圖片來源:友達光電)
各永續小組主管除個別碳任務外,亦緊跟隨著友達整體的碳管理策略上。根據友達2021年永續報告書指出,在其他碳管理政策中包含:
- 內部碳定價,透過追蹤國際碳交易市場作為研擬基礎,每年公告碳價作為外部成本內部化參考指標;同時實際應用於員工差旅,讓員工瞭解自身活動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及換算之價格。
- 碳.能源管理氛圍型塑,透過各廠區年度節電量等指標,來評鑑各廠年度執行成果。
- 碳資產管理,透過導入製程氟性氣體(F-GHG)局部破壞處理設備,獲得先期碳權,後續抵換的碳權則用於公益活動中。
- 創新提案競賽獎勵及全員活動與教育訓練推廣,鼓勵同仁身體力行氣候行動,並同時型塑企業文化。
最後古秀華也分享,友達於2019年第一屆CSR共榮大會時便規劃出倡議、分享、輔導、典範等四大共邁淨零的步驟,從與供應鏈共同努力開始,接著統合、分享資源,以大帶小,最後成為淨零典範。儘管今日距離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仍遙遠,但從此刻共同攜手、制訂一個28年的計畫,也已具有指標性及宣示意義。
CSRone觀點:供應鏈應視為為企業永續生存的重要共同體,唯有將供應商視為相依相存的重要利害關係人與合作夥伴,企業方能於永續競賽中生存下來。 |
結合數位轉型 擘畫碳管理策略
根據環保署統計資料指出,2020年台灣總體碳排放量以製造部門佔比最多(52.2%),次為住商部門,也因此在全球淨零趨勢下,企業減碳刻不容緩。而友達宇沛總監陳雅潔於大會中建議,企業碳管理應當包含以下四個步驟:「全面盤查」、「目標設定」、「減碳管理」及「資訊揭露」。
- 全面盤查:企業可採取ISO 14064-1及ISO 14067,建立組織型/產品型溫室氣體盤查機制
- 目標設定:企業可參考SBT指引,設立具體減碳目標,以呼應《巴黎協定》
- 減碳行動及追蹤管理:企業可參照ISO 14064-2執行碳減量專案,或PAS2060建立碳管理策略
- 資訊揭露:以TCFD或CDP定期揭露氣候相關財務風險及碳管理作為,並與利害關係人溝通
同時更可以結合現今數位轉型潮流,以數位化工具與標準流程,長期監控與持續改善企業組織的碳排放量與產品碳足跡。以建置期、短中期、長期而言,企業可將減碳目標分為以下三個階段,最終達成碳中和以及淨零的目標!
- 建置期:建立基準年與管理系統(數位管理)
- 短中期:目標設定與減碳管理(智慧監控生產流程排放量)
- 長期:持續監控與改善(智能預測企業整體減碳路徑並定期改善)
政府資源協力 照亮中小企業減碳路徑
在CSR共榮大會的最後,友達邀請台北市電腦公會分享,中小企業在永續之路上可用的政府資源。透過外部資源借力使力,推動中小企業節能減碳。包含:
- 經濟部工業局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為協助廠商降低能資源耗用與溫室氣體排放,提升產業競爭力,該網站提供「節能減碳技術輔導與諮詢」、「抵換專案示範」等;另有製造部門碳排查專區數位工具,以及可供工廠申請之計畫,像是「製造部門低碳生產推廣計畫」、「製造部門減碳有價推廣計畫」等
- 經濟部工業局高效率節能產品或低碳技術廠商交流平台:促進技術廠商及工廠使用者交流,帶高效節能產品與低碳技術之推廣與發展
- 工業節能服務網:提供工業及服務業能源用戶現場節能診斷等能源輔導服務
- 經濟部工業局綠色工廠標章資訊網:辦理綠色工廠標章推動與審查,協助企業導入綠色生產、循環創新等輔導
- 經濟部工業局產業循環經濟資訊平台:提供能資源交換及技術平台,協助產業找尋循環經濟合作機會
- 經濟部動力及公用設備補助產品系統:於公告補助期間,協助企業汰換耗能之老舊設備
- 業界能專計畫:鼓勵企業開發能源新技術,促進能源產業之分工與整合補助案
- 製造業產品環境足跡與資源永續資訊專區:推動與輔導製造業產品環境資訊揭露,整合資源、環境及廢棄物等管理功能,導入產品物質流成本分析技術
從內外部資源串連,友達提供了一個共好的範例,這些都再再地昭示著,永續、淨零從不是個體能完整的任務,是大家共同的事,共榮方得共好。
核稿:繆葶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圖片來源:友達光電
資料來源:CSRone 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