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8 | 作者:CSRone 王詠葎

【資誠GCSF論壇亮點】永續方程式:落實低碳永續 X 建立綠色信任

(資誠永續舉辦「永續方程式:落實低碳永續X建立綠色信任」論壇,邀請永續領域專家與標竿企業,討論企業如何達成低碳轉型,並建立可信任的綠色品牌形象/圖片來源: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

如今淨零排放、ESG、永續等概念蓬勃發展,並成為企業營運轉型的必然;同時,企業亦需透過不同方式,對外揭露相關作為,並積極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在此趨勢下,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於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倡議舉辦的台灣年度最大永續盛會「2022年全球企業永續論壇」(Global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Forum, GCSF)首日議程舉辦專場論壇-「永續方程式:落實低碳永續X建立綠色信任」,吸引超過400位嘉賓報名參與。

資誠永續邀請資誠全球永續報告負責人Nadja Picard、CDP亞太區董事總經理Donald Chan、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諮詢服務副總經理張嘉宏、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彭裕民、元大金控行政長暨企業永續辦公室負責人楊荊蓀與研華科技資深協理楊詠翔,於論壇中以「落實減碳行動」及「建立綠色信任」為題,分別分享各個產業的關鍵行動,讓參與嘉賓滿載而歸。

資誠周建宏:企業執行永續作為,同時應積極建立信任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首先為論壇致詞,他表示企業如何對外建立信任,已經成為當前企業面對ESG的挑戰。根據《PwC’s 2022 Consumer Intelligence Series Survey on Trust》報告指出,87%的企業領袖認定是消費者高度信任的企業,實際上只有30%的消費者如此認為。企業與消費者認知的落差,如何建立民眾對企業的信任,是企業領袖需要思考的新議題。PwC全球新策略「新方程:建立信任、成就永續」中的「建立信任」,正點出企業在積極作為之外,更要對外透明揭露,持續溝通才能建立信任。

資誠李宜樺:淨零行動與永續資訊揭露品質提升雙管齊下 建立利害關係人信任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以全球矚目的COP 27作為開場,提出與本次論壇相互呼應的兩點觀察。首先,淨零必須由承諾進入到行動,否則僅是空談。根據聯合國秘書長António Guterres表示,在2030年全球至少需減少50%的碳排放量,才能在世紀中(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顯示著從公部門到私部門都必須採取實際的減碳行動,不能僅停留在喊出口號或承諾的階段。

此外,投資人亦越來越重視企業的ESG行動以及資訊揭露的品質,且隨著利害關係人的關注與資本市場逐步驅動ESG資訊透明揭露,第三方確信更有其必要。企業應該及早因應,不只落實低碳永續,更要建立綠色信任,持續對利害關係人溝通,方能贏得支持,轉化為永續經營動力。

PwC Nadja Picard:邁向一致的永續報導標準 有助企業資訊揭露透明化

在建立綠色信任的議題中,論壇中特別邀請PwC全球永續報告負責人(PwC Global Reporting Leader)Nadja Picard,以國際觀點分享永續的揭露面向。Nadja首先稱許如今全球永續框架發展的進程,包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US Securities Exchange Commission, SEC)、歐洲財務報導諮詢小組(European Financial Reporting Advisory Group, EFRAG)、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ISSB)都分別針對ESG資訊揭露,制定新的永續揭露框架並發布揭露草案向公眾徵集意見,期待為永續報告標準建立共同語言。

不過,各個框架之間仍存有歧異,也是建立永續資訊揭露共同語言的挑戰之一。ISSB的準則框架側重之於投資者有用的訊息(企業價值),關注ESG議題對企業的影響;而EFRAG的準則框架則更加著重在對廣泛的利害關係人有用的訊息(影響力價值),關注企業對周圍世界的影響。即便如此,Nadja表示,ISSB與EFRAG也保持合作關係並密切討論。不論哪一個框架,目標都是一致:促進ESG資訊揭露更加透明。

面對來自經濟、環境與市場的驅動,我們如今處於永續發展的重要轉折點,更需要廣泛、全面,且具備可比性、一致性、共同性的準則,以使企業編纂高品質的報告。一致性的框架將能夠引導企業更有效率、透明的揭露資訊,辨識、管理營運風險,應對全球性的挑戰(如氣候變遷、經濟發展),最終企業以公開、可信資訊,與利害關係人建立信任。

CDP Donald Chan:投資人驅動全球低碳轉型 企業不容忽視

2022年已達18,700間企業參與填寫全球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問卷,約佔全球股票市場市值的50%。如今投資人越來越重視企業的氣候變遷風險因應措施及應變能力,特別是與溫室氣體息息相關的減碳行動。也因此,這些企業在CDP問卷中填寫的環境永續策略、風險管理及績效等,已成為投資人關注的風險評估指標之一;於此同時,企業更應以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s, SBTs)為依據,落實減碳作為。

CDP問卷對於企業而言,不僅是問卷回覆,更可以是企業邁向淨零排放的推動力。在分享過程中,CDP 亞太區董事總經理Donald Chan也提供了企業組織邁向低碳經濟的路徑圖,主要分為以下8大步驟:

  1. 企業組織透過CDP揭露相關資訊
  2. 計算並報導溫室氣體排放量
  3. 設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
  4. 報導企業減排作為
  5. 報導企業採購之再生能源數量
  6. 與夥伴合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7. 以SBT 1.5°C或淨零排放目標,設定並追蹤企業減碳進程
  8. 與供應鏈議合及減排轉型計畫

而分享的最後,Donald Chan也提供相關的資源,以供企業參考使用:

資誠張嘉宏:企業落實低碳轉型四步驟 應對未來風險與機會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永續發展服務副總經理張嘉宏則由困境談起—現階段全球脫碳的進度落後,遠低於避免全球暖化升溫1.5°C所需的水準。而在企業面,由於缺乏透明度,如沒有足夠數據,使得範疇三排放源的數據依賴產業平均;執行層面也面對挑戰,企業不一定能辨別哪些活動需優先被管理,僅能管理局部活動;缺乏管理人才支持等其他問題,使得企業在實際盤查與減碳的過程中,仍需面對許多關卡。但張嘉宏鼓勵企業不要灰心,現階段政府資源與外部顧問皆能協助企業執行溫室氣體盤查,並建立淨零排放策略。而針對低碳轉型如何落實,他以實務經驗分享企業淨零轉型的4大關鍵步驟:

  1. 了解自身的氣候風險與機會及排放基線:可透過ISO 14064與ISO 14067盤查組織與產品之碳排放量與碳足跡,同時辨識出氣候風險與機會
  2. 建立淨零願景:由企業高層發起,從上至下建立治理與管理機制,並設定科學基礎(SBT)或淨零目標
  3. 設定淨零策略:掌握現有減碳工具,並從營運模式或行為開始改變(如內部碳定價制度)
  4. 落實淨零路徑與透明揭露:實施短、中、長期減碳目標,並對外透明揭露排放量數據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企業與上下游價值鏈合作,建立自身減碳生態鏈,讓承諾得以落地實踐。

(資誠永續引領台灣永續發展,並邀集台灣淨零典範代表,探討企業如何同時落實低碳永續,並建立綠色信任。(左起)資誠永續副總經理張嘉宏、資誠永續董事長李宜樺、元大金控行政長暨企業永續辦公室負責人楊荊蓀、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CDP亞太區董事總經理Donald Chan、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研華科技資深協理楊詠翔。/圖片來源: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提供)

工研院彭裕民:產業上下游響應配合數據治理 共同達到淨零目標

在眾多講者分享結束後,論壇進入綜合座談。主持人李宜樺邀請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分享,說明工研院作為台灣最大的產業技術研發機構,如何在淨零轉型的浪潮下協助企業減碳。彭裕民表示,全球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目標,而台灣要邁向零碳排的願景,更需要各界攜手合作參與。而工研院於2021年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有四大服務主軸,包含「電力供應零碳排」、「低碳/零碳製造生產」、「消費及使用端行為改變」與「二氧化碳捕捉與再利用」,用以協助企業轉型,並且工研院也提供各項資源給企業使用。

彭裕民也提及,企業邁向淨零排放,必須從上游材料到生產供應鏈全面響應,並且搭配數據蒐集與分析,才有可能實現減碳目標。他以巨大機械(捷安特)為例,攜手上下游,將腳踏車的碳纖維原料回收再利用,達成循環經濟的目標。最後,彭裕民也鼓勵企業投資未來創新減碳技術,打造新的綠色商業模式。

元大金控楊荊蓀:金融業減碳 從數據追蹤與利害關係人議合開始

配合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金管會協同五大金控公司,成立「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作為淨零轉型的標竿,永續績效卓越的元大金控亦在此名單中。由元大行政長暨企業永續辦公室負責人楊荊蓀在論壇中分享,元大金控減碳以及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經驗,提供給與會者參考。

在減碳上,元大金控落實數據治理,管理碳排放量,並一步步實踐減碳藍圖,而楊荊蓀也建議,無論是哪個行業,都建議數據化管理,不僅有利追蹤,同時方便管理。另外,元大金控與利害關係人溝通係由員工開始,鼓勵員工自日常生活中實踐節能減碳,進而擴及至客戶與供應商。針對客戶與供應商的議合,會確認投/融資對象是否符合元大金控《永續金融準則》的標準與精神,同時評鑑對客戶對ESG議題的影響,也進一步推行ESG概念產品,如元大台灣ESG永續 ETF等。積極落實的成果,也展現在國際重要永續評比「道瓊永續指數(DJSI)」上,元大金控已多年連續入選,未來也將持續支持淨零碳排目標,發揮金融業投融資關鍵角色,串聯上下游發揮永續影響力。

研華科技楊詠翔:數位與淨零轉型同步 物聯網技術助攻企業減碳

研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工業電腦領導廠商,在近幾年全球吹起數位轉型的浪潮與環境永續的趨勢下,研華科技也憑藉著物聯網技術優勢,研發出智慧節能管理解決方案,得以運用至工廠、建築、能源場域等。

資深協理楊詠翔也分享,減碳應與數位轉型相結合,透過管理平台,掌握能源效用、是否被浪費,並且即時監控。發展此套系統的同時,研華科技一面精進、一面修改,最終調整成為自身與供應鏈適用的平台,能高度連結線上線下,並精確進行能耗監測與紀錄,有助於企業管理排放數據。另外,為符合全球淨零、節能法規與趨勢,也將ISO等國際認證資訊納入系統中,並透過IT系統整合資料,建立制度化流程與資料庫,即時取得有助於決策的資訊。

隨後為該論壇結語的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大使指出,在全球經濟與政治愈趨嚴峻之下,台灣的ESG、永續浪潮仍然持續發展,令人振奮。他也期待,儘管從減碳轉型到淨零排放的目標過程漫長且艱難,但為全球、國家與社會的永續發展,現在將會是眾人共同開始採取行動的時刻!

而主持人李宜樺最後也呼應COP27「共同落實」(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的理念,透過淨零轉型四大關鍵步驟,落實減碳作為,以及強化非財務資訊的透明揭露,建立外界信任,與企業共同邁向永續。

 

核稿:繆葶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CSRone採訪整理
圖片來源: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


延伸閱讀:
2023年國際企業董事會聚焦「反ESG」4項情勢
【永續溝通】建立透明度:3大原因企業品牌行銷需與ESG部門合作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