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氣候變遷報告架構(Climate Disclosure Standards Board, CDSB)是一個框架,但這份框架卻缺少衡量標準,故2019年5月SASB與CDSB合作,發布一項導入會計準則的概念與框架,讓氣候資訊的揭露能夠更數據化的工具書《TCFD實施指南》(TCFD Implementation Guide)。
其實我們可以把TCFD視為一把傘,將CDSB當作骨架(框架)、SASB做為傘面(擁有多個產業指標項目),因此當CDSB和SASB合作時,任何企業都可以在這將自身內容映射到TCFD的原則中。提及IIRC的話,我的確覺得它很有趣,因為這份框架必須同時考量到財務與非財務面的問題,並將其整合在一起。
當我們進行財務報告的時候,必須簽署保密協議(Non-disclosure agreement, NDA),且向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提交此份報告,故內容需要非常精確,而SASB便是在較具有如財務報告般的嚴密條件下所完成的揭露。
答:早些日子我在澳洲悉尼停留了一星期,且正與部分企業、組織準備進行SASB的培訓工作坊,當然,新加坡我們也在洽談相關合作中。坦白說,由於SASB來自美國,且這份框架一直到2018年11月才正式編纂完成,而我今年2月才正式接任CEO的職務,所以目前最大的目標與任務,便是藉由我過去的經驗與資源,讓SASB能夠在各國廣泛地被認識。
答:我想若台灣的企業採用SASB的工具進行揭露,可能會有很好的切入點。SASB是一個較為具體且報告呈現篇幅較短的工具。目前美國已有諸多企業採用這個框架進行揭露,而台灣出版這樣的資訊,不僅能有效地讓投資者了解相關績效,更能快速地與國際和相似產業的企業進行對比。畢竟,比起讓利害關係人閱讀200多頁的文字與表格,我還是比較傾向於使用一個讓企業便於衡量、評估且明確的工具。
對我而言,SASB就像是一本食譜,若想做出一個美味的舒芙蕾,人人都可以按照這本食譜所提供的操作方法去執行。而TCFD就是一個擁有很棒概念的框架,可惜它並沒有告訴你該如何進行下一步。若今天我是一個年輕的CSR從業人員,主管要求我進行永續報告揭露,我會選擇一個較為模糊且無法數據化的框架當作基準,抑或是遵從一本擁有明確步驟,且最後能呈現具體數據的指南呢?我想答案非常明顯。
答:使用SASB框架去揭露你的企業資訊!
我想強調的是,好的報告不需要太多無實質影響力的資訊,而SASB便可協助企業在20頁內揭露符合自身且獨特的內容。我曾經在一場會議中,收到一位負責撰寫CSR報告書的女士向我分享:GRI框架讓企業有彈性地挑選一些看起來不錯的內容進行揭露,但這些內容對投資人而言並沒有實質幫助,僅讓報告書成為企業向公眾展現完美的另一項公關渠道而已。
答:從事企業社會責任這一行的人,都不應該成為職場中的一座孤島。我由衷地建議企業必須讓CSR從業人員與風險、財務管理人員放在一起工作,讓他們能夠在「同一種溝通語言」的基礎下進行討論,否則企業端出來給投資者看的報告就會很容易被說成是「漂綠」(greenwash)。
正如我演講中所提到的,有將近100%的企業認為CSR報告所揭露的資訊非常重要,但卻僅有29%的投資者認為這些資訊有實質上的幫助,為什麼?追根究底來說,就是CSR專業人員在報告中僅呈現了漂亮的圖表,以及詞藻堆砌起來的文字段落。
隨著時間的推移,利害關係人要求企業揭露的資料只會愈來愈多,而SASB是一套能評估、管理風險的實用工具,企業可以很好地運用在其策略規劃與風險管理上。因此,需要了解SASB的人更不能僅侷限於CSR從業人員,而是上至董事會高階管理人員,下至一般風險、財務人員都需要涉入。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CSRone
圖片來源:CSR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