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4 | 作者:吳道揆

影響力投資與DEI – 以星兒(自閉症患者)就業為例

多元共融DEI(Diversity,Equity、Inclusion)這幾年在永續倡議中相當熱門。但是作為一名影響力投資的研究員的我並未對DEI做出太熱烈的回應,似乎以為DEI基本上是每個企業都該做好企業公民ESG裡面的基本要素,而並非如影響力投資,要對人類或地球的挑戰提出解方,發展新的產品或服務,同時追求社會效益及投資利潤。

直到最近在 Impact Investor 網站上看到一篇文章:影響力投資者聯手支持最大的自閉症患者為主的公司(Impact investors join forces to back largest autistic- majority company),才大受鼓舞,延展出影響力投資對 DEI 可能的貢獻。

該文主要說明:位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的一家影響力投資公司 Ferd 將旗下投資的兩家以解決自閉症患者(台稱「星兒」)就業平權的 IT 技術顧問公司合併。

這兩家公司分別是:Unicus,是一家專門雇用自閉症患者(包括亞斯伯格症患者)擔任工程師,並以其 IT 領域的專業知識及優質服務而聞名,為客戶提供多種 IT 顧問(例如,軟件開發,系統測試,網絡安全,品質保證,及資料科學等)給許多著名大企業,例如:DNB(挪威最大的金融機構),H&M(時尚),Equinor(挪威國家石油),SEB(瑞典北歐斯安銀行),OP Bank(芬蘭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Stora Enso(森林造紙包裝排名全球第五,成立最早可追溯至13世紀)等。

另一家公司叫 Auticon,也是一家專門雇用自閉症患者為顧問的大型國際 IT 服務公司,它的客戶更多元也更為國際化,例如金融保險(如 Allianz、Zurich)、娛樂(如 Disney)、能源(如 Air Liquide)、汽車製造(如 Daimler)、會計事務所(如 Deloitte、KPMG)和科技(如 IBM)等。

這兩家公司合併後,成為全球以自閉症患者為主要員工的最大公司,可以相互整合並增加服務項目及全球客戶,在歐洲,北美,及紐西蘭等 14 個國家提供更完整的 IT 服務,合併當年(2023)達成5,000萬歐元的營收,合計600名員工,其中 81% 是自閉症患者。

Ferd 是一家以影響力優先(Impact First)的影響力投資基金,其投資長Espen Daae 表示,我們已在腦神經相關問題上投資了1,740萬歐元,其目的就是要創造雙贏雙底線,既要有社會效益,又要有投資利潤。他認為這兩家公司有非常明確的社會效益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兩家公司的目標都在於解決自閉症患者的就業不公,無疑的是對 SDG 8.5 全面就業,包括身障,同工同酬;及 SDG 10.2 促進社會/政治/經濟的包容與平等,包括身障,做出了實質的貢獻。

他們認為自閉症患者與常人不同,特別適合發展跟 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相關的專業。他們內部培訓除了電腦專業外,也包含人際相處。而對外的服務則是把「星兒』送到客戶辦公室與客戶一起工作,因此他們也對客戶進行培訓,讓他們懂得如何與自閉症患者相處,建立有同理心的職場文化,並懂得欣賞「星兒』們的技術服務與成果。

這麼做讓「星兒』在工作中以真實的自己而被接受,從而擁有自尊自在與成長;讓客戶在獲得專業服務之際,同時學會更多的包容與合作;並且讓社會更為包容,創造了優質的就業,增加了社會生產力,減少了社會福利支出。對於員工(及其家庭),客戶,社會,甚至對投資者都是個多贏的局面。

雖然如此,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僅有29%的自閉症成年人從事有意義的工作,這凸顯了神經多樣性人群在獲得就業機會方面的挑戰及不平等,依然普遍而嚴重。

前陣子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的主角即為自閉症患者,影集的出現給予相關人等各種期望。然而根據勞動部調查,我國自閉症患者就業率為25.6%,年資僅2.2年,平均月收入低於23K,甚至低於最低工資標準。

可見台灣所面臨的問題不比西方社會輕。這裡面當然有很多內在及外在原因,根據天下雜誌報導,國內也有不少機構及NGO在盡心幫忙自閉症患者,甚至主動發展「星兒」長才,發掘就業優勢,例如東友科技,創造了弱勢就業,同工同酬,並且不以慈善自居,而講究員工專業與用工需求。不濫用愛心,但創造價值。

弱勢就業是很重要的社會問題,其範圍當然也不只是「星兒」。這讓筆者想起信奉佛教密宗的猶太人Bernie Glassman在1982年紐約開設的麵包工廠Greyston。他們目標非常明確:烤餅乾麵包的目的是為了雇用「更生人」!不但發展成一家數千萬美元的大公司,也是解決 DEI 的典範。

回到本文最開頭,DEI 究竟是企業的 ESG?或是影響力投資?其實都是。如果一家企業特別僱用幾位身障或弱勢,這是企業的 ESG 表現。如果一家企業為某類弱勢朋友提出解決方案,包括發掘特長,培訓培養,及大量僱用等,則算是影響力企業,屬於影響力投資的範疇。

筆者並非這方面專家,不敢胡亂評論,建議企業,教育單位,或政府云云,不過或許本文案例可以對致力於幫助弱勢就業的NGO、機構,或企業一些啟發,幫助他們發展「星兒」的就業優勢,也幫助「客戶」如何與「星兒」相處,以獲得更優質的服務。

更希望投資及金融機構,能投融資並助力專注解決弱勢或自閉症患者就業問題的影響力企業。共同努力,創造弱勢就業,發揮社會潛能,成就富而好禮,這裡的禮,或許正是 DEI(多元,平等,包容),是影響力投資的重要主題。

 

核稿:繆葶

 

圖片來源:Annie Spratt 


延伸閱讀:
破解ESG!哪個項目做不好,最容易造成企業危機?
歐盟新規範2026年女性非執行董事至少40%,你們公司呢?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