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9 | 作者:CSRone Amy Lin

從俄烏戰火看「戰爭」對「永續」的影響

2月24日清晨,俄羅斯大舉入侵烏克蘭,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的武力戰爭。在俄軍的優勢攻擊裝備下,來自東、南、北面連日來激烈密集的砲火轟炸,烏克蘭人民死傷慘重,300萬難民逃往國外。新聞報導,多數難民是婦女和孩童,而男性則選擇死守家園。至今戰火已經蹂躪烏克蘭近月,戰爭損失超過1千億美元,第四次停戰協商未能有所進展。

隨著戰火持續蔓延,全球也開始顯現種種災難與困境:難民、缺糧、能源、通膨、制裁(經濟、航空、軍事、體育等各層面)。以及軍民傷亡、設施毀損、難民出逃、油價飆漲、糧食危機、通貨膨脹、供應斷鏈……,這場殘酷的戰爭,已經使得全世界每一個國家、產業、人們,皆受到實質與心理上無比的驚嚇、創傷和影響。影響所及,台灣甚至有人開始查詢住家附近空襲時防空洞的位置。

而後續對俄羅斯的經濟抵制措施,也讓台灣電子大廠遭點名,要求表態是否抵制俄羅斯。贊成抵制者認為,這是企業社會責任之一,企業應該為和平採取具體行動;反對者則認為,企業的營運規模、當地資源、政經結構不同,無法簡化成為二擇一;且企業主要為股東負責,本分營業是最高原則,無須被道德勒索。更何況烏克蘭還出售武器給中國大陸。

事實上,當俄烏戰爭發生時,烏國境內多處建築廠房被炸毀、基礎建設損壞、銀行支付、物流、資源斷絕,跨國大廠所能夠做的就是盡可能安置當地員工,提供遮蔽場所、人道關懷、物資支援等。對於交戰國的政治決策,企業實難以置喙。

在譴責戰爭暴力、痛心烏克蘭難民境遇之際,永續從業人員若能於此刻思考「戰爭」對「永續」的影響,或具即時且積極性意義。本文將嘗試從鉅觀到微觀3個層面,呈現兩者的關係。

一、鉅觀層面: 若無當地配合SDG16將形同「孤兒化」

首先在17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與「戰爭」最直接相關的倡議的就是第16個目標──SDG16「 和平、公義、健全制度」(Peace, Justice and Strong Institutions)。這個目標旨在「結束戰爭」和「減少暴力」,同時也訴求司法、對抗腐敗和賄賂、提升透明度、保障公義與基本生存等。

由於各國政府是驅動SDG16的主要角色,鮮少企業能直接著力,因此也讓SDG16成為人民最迫切需要,卻獲得甚少支援與資源的目標。此外,SDG16有10個子目標,其數量最多,卻只有2個實現途徑,似乎注定其理想主義的色彩。

2019年非營利組織「國際制止武裝衝突聯盟」(Global Partnership for the Prevention of Armed Conflict, GPPAC) 報告中指出,SDG16的進展十分緩慢。GPPAC組織內10個活躍國家成員中,僅3國在其「國家自主審查」 (Voluntary National Review, VNR)裡,揭露SDG16是該國的重點戰略。這反映了SDG16 未獲得國際間應有的重視與支持。報告同時指出,若缺乏在地化進程、強烈的政治意願、執行聯盟和統合方法的話,SDG16將形同「孤兒化」的目標。

而依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目前全球約有8400萬人流離失所,其中4800萬是國內失所者,2660萬為國際難民。同時專家估計到 2030 年,全球極端貧困人口的62% ,將是在高度暴力風險的國家內求取生存。

過去20年以來,從阿拉伯之春、伊拉克、敘利亞、巴基斯坦、阿富汗和非洲部分地區恐怖組織的崛起;美國、法國、孟加拉、比利時、土耳其發生多起大規模槍擊和內亂事件;歐洲大量難民湧入造成國內危機;以及近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這些人為的武裝衝突事件都讓全球陷入動亂中,也讓SDG16的和平目標更顯得遙遙無期。

二、次級層面: 武裝衝突「環境條款」1970年代才被提出

其次,根據國際紅十字會2010年發布的一篇里程碑文章,國際上針對於武裝衝突事件依照「人民」和「環境」保護對象,訂定「國際人道法」(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IHL) 和「國際環境法」(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IEL)加以規範。

「國際人道法」雖發展得較早,條款內容卻仍不足,災民即使暫時受到保護,但在飽受戰火蹂躪的土地上,人民依然無法生存。一直到1970年代,伴隨著國際環保意識的抬頭,「國際環境法」的迫切性才被提出來。當時越南戰爭(使用橙劑除草劑傷害土地)和巴勒斯坦非殖民地區武裝衝突,便是最顯著的案例。

國際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2021年更新一項環境條款《武裝衝突中保護自然環境指南》,希望成為各國武裝衝突事件依循的原則。這項指南的重點包括:

  1. 禁止使用意圖或可能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廣泛、長期和嚴重破壞的作戰方法或手段。
  2. 自然環境屬於民用性質,應受到敵對國與國際人道法規條款的保護。
  3. 衝突各方應致力協議,劃定自然環境為非軍事區。

然而,戰爭一旦發生,雙方只爭取勝敗存亡,哪會在乎人民性命和自然環境?根據保護生物學者的研究,在1950-2000年間,全球90%以上擁有生物多樣性熱點的國家,都曾經發生過重大武裝衝突;其中80%更是直接發生在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

更甚之,根據聯合國環境署數據,國際間至少有40%的非武裝衝突正與爭奪「自然資源」有關。這些資料顯示,戰爭時期環境保護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相關條款、文化理念、共生協商、實際作為,仍有待多方努力。

三、微觀層面: 戰爭優先關注「能源消耗」直接間接碳排

接著,再來看一旦戰爭發生後,最先被關注的戰爭的「能源消耗」問題。軍隊原本就是高碳排來源組織,又隨著能源消耗和軍事任務的結合,「能源消耗的長期戰略觀點」,已經成為交戰雙方勝敗的關鍵。於此,「能源消耗」明顯連結著「碳排放」。

在國際組織Conflict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一篇重要文章《戰爭如何導致氣候變化?》中,將戰爭造成的碳排分為「直接」和「間接」做分析。

文章表示,「直接碳排」是在戰事中的轟炸、破壞行動所直接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那些能源生產、石化燃料、儲存或運輸的基礎設施,通常都會優先被鎖定為襲擊目標,以癱瘓敵國的戰鬥力。哥倫比亞、利比亞、敘利亞和伊拉克戰爭中,都曾經發生這種攻擊。1991年海灣戰爭的石油大火,就佔據當年全球化石燃料碳排放的2%以上。

此外,被戰火波及的「植被」也是戰爭「直接碳排」的來源之一。自然植披被砲火摧毀時,會釋放出其所儲存的碳。歷史上越南、柬埔寨和老撾戰爭,都曾經使用過化學脫葉劑。而由於機械清除和曾為砲轟標的,使得越南損失了14%到44%的森林。無人機軍事攻擊更極大化此類型迫害,敘利亞農作物就曾遭受到襲擊,以色列的保護區亦曾被燃燒的風箏點燃。

戰爭「間接碳排」最關鍵卻最難量化

至於武裝衝突的「間接碳排」,是最關鍵卻也最難量化的。該篇論文指出,因為間接碳排的監測與統計,牽涉跨部門並會為長期影響,因此極難估算。要監測武裝衝突的「間接碳排」,首先必須要了解社會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因為與平民應對戰事的方式有關。例如,當能源基礎設施和市場受到衝突影響時,人們對燃料的需求仍然存在,往往會轉向危害更大、效率更低的替代品 (例如:砍伐森林)。

而人道組織的救援行動,其碳足跡也很相當可觀。為了提供災民們食物、飲水和住所,人道組織往往需要大量募集、輸送各項資源到不同地點。根據2017年一項救援行動的統計,燃料項目就消耗 12 億美元,佔援助總支出的 5%,主要用於物流和發電使用。

這篇文章同時指出,隨著戰爭時間拉長,基礎設施被封鎖、老化或無人維護,同樣也會提高碳排的危機。例如,利比亞90%的廢水未經處理就排入大海,近一半的處理廠無法運作。或者大型固體廢棄物被留在街道上,人畜屍體或化學污染的垃圾,被露天燃燒或非正規掩埋,這些都將使「間接碳排」更加惡化。

此外,軍事活動所導致長期土地利用的變化,也不斷發生。例如,烏克蘭東部國界沿線的植被被清除;緬甸仍遭受焦土政策所苦;敘利亞、波斯尼亞、伊拉克已出現與戰爭有關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現象。

至於戰爭之後的城市復甦,通常也需要付出巨大的碳成本。城市中使用爆炸性武器,會造成驚人破壞力和碳管理成本,包括碎片處理、污染區的修復和重建等。根據估計,僅敘利亞境內,阿勒波到荷姆斯共184公里的碎片清除任務,就需要超過 100 萬輛卡車運輸。

總結上述說明,無論是從SDG16、武裝衝突自然條款、戰爭的直接間接碳排放角度來看,戰爭對自然環境都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更遑論戰爭所導致的喪命傷殘、家庭破碎、文化破壞、歷史仇恨、威脅恫嚇、競相備武的惡性循環後果,這些都與人類的永續發展目標,大相逕庭。

結語: 「自然環境」些微曙光: 軍隊綠色化

在諸多悲觀的情境下,所幸仍有些許曙光呼喚人類覺醒。

2021年3月英國國防部發布《氣候變遷暨永續發展戰略方針》,這可以說是英國國防部的永續藍圖。該方針指出,氣候變遷已嚴重威脅全球和平。今日全球頻繁發生暴雨、酷熱、海平面上升/洪水、野火、乾旱、飢荒等極端氣候事件,已經導致稀少資源競爭更為劇烈、大量移民湧出、人民健康危機、國與國之間惡性競爭、平民不安、非政府機構竄起、治理失敗、經濟萎縮、能源地緣政治等難題大量出現且互相糾葛,讓世界和平更遙不可及。

英國這份戰略方針中提出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現在所部署的軍事科技,應適用於未來」。這讓人不禁聯想到1970年代網際網路Internet的軍事設施前身──DARPANET。當時美國國防部對DARPANET的要求是: 戰爭爆發時,即使部分網路受破壞,系統必須仍能運作。在DARPANET隨後開放給學術和商業使用後,造就今日無所不連的地球村數位世界。這項原始出於軍事敵對的設施,終而成為建設「地球村」共存共依最堅實的基礎。

另外,美國陸軍也於2021年3月發布一份戰略說帖《重獲北極優勢》,並於2022年2月發布史上首份《氣候戰略》。其中《氣候戰略》明確列出具體減排目標:以2005年為基準,到2032年將碳排放量減少至50%,到2050年達成淨零。

為實現這項目標,美國陸軍將從3大領域著手。包括「設施」方面,計畫在2035年前於全球逾130座基地內建立微電網,2024年之前將完成規劃25個微電網;在「武獲暨後勤」方面,2035年大幅降低任務所需的能源與水資源,2050年部署全電力驅動戰術車輛;至於「訓練」部分,2028年全面將「減碳」納入軍事訓練規劃中。

(美國陸軍發布第一份《氣候戰略 》以確保維持戰力   來源:《氣候戰略》

根據報導,美國軍方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機構之一。如果它能實現能源效率和再生能源綠色目標,其所帶來的環境效益將十分顯著。例如: 若軍隊能夠擺脫石油,美國納稅人將可大幅節省成本,像是部隊往來戰場每加侖高達 400 美元的燃料費用。

如果美國軍方將數十億美元的現有燃料,轉移到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技術,它可能會成為能源市場新的遊戲規則制定者。所有上下游供應鏈公司,也都將可以通過建造、服務和使用綠色能源技術,並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戰爭造成生命死亡,絕對應該被譴責。人類也許永遠無法完全杜絕戰爭。然而,此刻永續從業人員透過對難民的同理心人道關懷、對保護自然環境的正視與珍惜,以及理解軍事綠色化的實踐前景,可能是我們表達對地球母親的最佳回饋。

 

核稿:繆葶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參考資料:
How does war contribute to climate change?
Is our world serious about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by 2030?
Ministry of Defence 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ability Strategic Approach
Can the armed forces embrace sustainability?
The U.S. Army has released its first-ever climate strategy. Here’s what that means.
Overcoming the disconne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armed conflicts
International law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during armed conflict: gaps and opportunities
Fighting without a Planet B: how IHL protect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armed conflict
圖片來源:Stijn Swinnen


延伸閱讀:
CECP最新統計:81%企業已將SDGs融入營運策略
WEF:企業投資大自然 創造10兆美元價值和3.95億個工作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