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0 | 作者:Suzanne Shelton/編譯:CSRone 汪中安

有關氣候危機,應該這樣溝通…

身為永續諮詢公司顧問,我們為客戶進行風險鑑別服務時,常會協助客戶釐清「實際發生的風險」和「感知會發生的風險」這兩種情境,對於客戶擬採取的能源效率行動,將有多大程度的影響。這項工作讓我們深深理解,對「風險感知的程度與內容」將會深深影響人們採取何種氣候行動。

人類正處在自然環境與社會文化急遽變化的時代。根據稍早EcoPulse針對2000為美國人的調查,有85%的美國人認為,大眾應該逐漸改變生活型態,以減少自身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同時,有41%的受訪者則希望被標籤為在改變或購買綠色產品的人;而有25%的人在購物時,會注意選擇永續品牌。

為何人們體認到氣候危機,卻無具體行動呢?

根據美國企業的說法,消費者正在改變購物習慣。然而,事實上,社會的個人行為並沒有真正地改變,消費品的回收率仍然低落。

多數千禧年後出生的一代,認為美國企業絕對有責任要為人類和地球採取行動。他們也願意在社群媒體上大力呼籲,同時調整自身購物習慣。但在所有年齡層中,千禧年後出生的這一代,卻極可能在刷牙後忘記關掉水龍頭,或離開房間時忘記關燈。

同時,根據今年的Energy Pulse,還有15%的美國人極力否認氣候變遷的存在。剩下的85%則相信氣候變遷是真實存在,但卻有人主張不一定是人為造成的。

溝通關鍵一、專注於解決氣候問題而非追究原因

此處第一重點是「當你正值青少年的孩子發生車禍」時,你的第一個問題不會是「是誰的錯?」,而是「你還好嗎?」你會關注是否受傷以及送醫復原。同樣的,大家談論氣候變遷的問題時,應該不要再關注是誰的過錯,而開始專注於如何應對這些緊急情況。

這個問題的確不再是政黨或範疇的問題。我們的數據顯示,85%的人同意氣候正發生改變;且在美國85%千禧一代的父母,對於氣候變遷對他們的孩子,所可能造成的影響感到焦慮。這些統計數字明確的顯示,這絕對不僅是民主黨關注此事。

簡言之,我們必須瞭解氣候變遷確實正在發生、對氣候變遷感到焦慮、相信人們應該採取具體步驟減輕環境足跡,這些多數都是今日美國人所共有的信念與價值觀。

溝通關鍵二、人類對長期緩慢的風險,感知與行動偏低

但是,為什麼我們仍沒有改變我們的行為?

耶魯氣候變遷傳播計畫(The Yale Program on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在2017在紐約時報上刊登一篇研究「從六張圖看美國人如何思考氣候變化」,在文章中指出以下幾點。

「全球暖化」恰巧是人類不擅長應對的威脅:這個問題是長期累積而來的嚴峻後果,人們很少能夠在個人生活中感受到這種威脅的急迫性。對於迫在眉睫的生存威脅,人類會本能地選擇快速戰鬥或避開;然而,對於極其嚴峻的長期挑戰,以及那些相對地緩慢發展或抽象的危機,人們通常不會積極採取應對行動。

以往風險的相關研究已經證實,人們對於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會大打折扣。這亦使得大眾難以感受到氣候變遷的極度危急和危險,因為許多影響短時間內不會發生(儘管現在就需要採取預防行動)。

溝通關鍵三、建立氣候風險意識,傳播感知經驗

但是,我們也看到,那些感受到氣候變遷惡果的人,他們的改變行動有多麼快速。包括: 生活在洪水和野火和沿海區域的人們,他們正意識到更大的極端氣候變遷的風險,這就意味著他們更有可能採取行動,同時要求其他機構與人們也同樣採取氣候行動。

我們有一些想法,可促使更多人轉向感知氣候變遷的風險。

對於初識氣候變遷者,大致可描述兩種風險:「實際發生的風險」與「感知會發生的風險」。根據紐約時報的說法,「實際發生的風險」(指已經發生的極端氣候危險),因為與切身無關或太過遙遠,此處避過不談。我們想強調的是「感知會發生的風險」,一種人們可以察覺感知到的風險。這些察覺與感知是由「環境」與「訊息」形塑而成,也代表著我們可以塑造這些「風險感知」。

溝通關鍵四、強調氣候危機對個人的影響

這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我們也還在尋找正確答案。我們尚在確認,到底哪種訊息傳遞,足夠強烈到讓大眾感受到氣候風險的急迫性,並且能夠確實改變行為,例如,拒絕購買來自那些沒有積極面對氣候變遷的企業。

過去多年的研究顯示,我們測試過全球氣候變遷以「恐懼與恐嚇為主要訴求,卻發現對大多數人仍無行為的立即改變。不過,這似乎仍然是最直覺的方式,未來仍可能直接讓人們看到氣候變遷為自己「生活」和「家庭」,可能帶來的風險。

溝通關鍵五、尋找氣候風險最佳代言人

我們也有另外一項假設,預想訊息傳遞者可能有顯著的影響。我們預計在2020年會投入更多研究,並會發表最新發現。我們最新的假設是,也許不只是訊息,而傳遞的人也會對此有所影響。

舉例來說,25歲以下的青年看到瑞典氣候少女桑柏格時,是否只是看到罷課或明星,而非真正意識並且瞭解桑柏格想傳遞的氣候變遷,未來對他們人生的真正風險?或者,50歲以上的人往往只認定桑柏格是一個「不懂世事的孩子」,或者是從長輩慈愛立場以她為榮,但是卻沒有真正認知桑柏格真正想傳遞的訊息。

桑柏格能夠影響特定的人做出改變嗎?如果可以,那麼我們就可以思考,哪種類的訊息內容跟傳遞者,最適合改變大眾行為?以及,甚麼是最佳方式,能夠清楚呈現迫在眉睫的危機,以刺激人類本能採取行動,選擇戰鬥或躲避風險?

核稿編輯:倪上筑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How to wake people up to the risks of climate change
圖片來源:Markus Spiske


延伸閱讀:
創意行銷7招 氣候行動加速上鏈
九成民眾願意改變 企業踩油門加速氣候行動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