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企業將揭露範圍縮小到確實能影響未來發展的重大性議題,使資源能有效運用在可發揮最大影響力的領域。
至於,如何能夠快速在CSR報告書中採用價值鏈方式來呈現數據,可歸納為下列五大步驟。
如同所有報告書的起點,我們得先根據組織可收集到的資訊範圍,定義本次揭露的邊界,以及組織在某議題擔任何種角色,對該項議題的影響程度為何。在這個部分,組織亦需要在章節中說明蒐集資訊的方法與工具,以幫助利害關係人優先了解組織的ESG三重底線之績效、提升報告價值,並確保內容品質。
定義報告書揭露範圍與邊界後,可以開始盤點影響公司程度較高的關鍵活動(如下),同時將重大性議題納入一併進行對照。
此階段中,最重要的便是邀請各部門階主管人員一同加入討論,以確認組織關鍵活動與本次揭露主題、範圍的相關性。CSR從業人員可以發起一場會議,讓各部門的高階主管可藉由討論會,針對重大議題或關鍵活動進行充分的說明,以利CSR從業人員獲得更多資訊。
找出關鍵活動、對照重大議題後,可依據下列建議針對這些活動進行分類。
第一層辨別:該活動之影響/衝擊發生在哪裡?
第二層辨別:影響/衝擊程度有多高?如何說明與管理?
分類完成後,需要說明議題影響/衝擊範圍和程度。若組織已有改善或優化的方針,也可於此進行描述,或用圖像化的方式展現管理進度。
各產業類別雖有相異的系統性評估標準,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企業須遵循「透明化精神」,誠實地呈現組織所造成的所有影響,以擴大企業視野、提升利害關係人對企業的信任度。
全球多數企業皆意識到,「以人們能夠理解的方式揭露企業作為」才是與利害關係人達到有效溝通的關鍵。因此,企業目前正在進行創新,或是採用更具有創造力的方式來揭露永續發展報告,藉以提高利害關係人之互動與溝通效能。
除了揭露方式的更新之外,報告書還可參考「4C」策略進行撰寫,透過「簡潔的(concise)、一致的(consistent)、最新的(current)和可比較的(comparable)」四項特點,有效滿足利害關係人的閱讀需求。而CSRone更建議企業應進一步拉入行銷、品牌等不同部門成員,讓永續概念成為員工DNA,並將資訊有效結合至企業品牌與傳播策略。
企業出版CSR報告書是一個邁向永續經營的起點。面對未來社會對透明度的期待越來越強烈,在報告書不斷優化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協助企業填補與利害關係人之間的「溝通空白處」。當投資者與利害關係人愈發重視ESG績效與揭露狀況時,企業也不能怠慢,得積極創造有效溝通,才能發揮影響力、實現永續目標。
【注】由於重大性議題與報告揭露範圍之概念,將因組織選擇相異的報告架構而有所不同。因台灣規範之永續報告書需採用GRI架構,故CSRone所提供之建議,僅供使用GRI準則揭露組織資訊的CSR從業人員參考。
核稿編輯:Amy Lin
>>永續速讀,菁英的知識管理好夥伴!已為您整理好: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Reporting Matters 2019》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CSRone永續顧問團隊
圖片來源:Martin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5步驟「供應鏈透明化」讓顧客滿意創造營運優勢
價值鏈管理是企業永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