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食回收有益環境
全球有75%農地是用來生產家畜飼料,而根據劍橋大學的研究,若能將剩食大量轉作豬隻飼料,就能省下四萬四千英畝的土地,還能減少50%的經營成本,在經濟與環境上一舉兩得。
除了節省大量土地,剩食還能成為再生能源。美國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就以食品廢棄物送至廢水處理場,讓微生物能利用來產生生物氣體,該廢水處理場有了此一新能源後,天然氣用量就減少了40%。
企業實例
在2013年時,在美國丟棄的食物多達3700萬噸,但在美國境內卻有14%的人口有遭受到飢餓的風險。針對此議題,美國的超市通路商克羅格公司(Kroger)發起了食品捐贈計畫,在2015年,共捐贈了5600萬磅(2500噸)的食物給各地的食物銀行,除了讓窮人的生活得以為繼,此舉還有助減少廢棄物,也能為公司帶來減稅的益處。
美國的另一家連鎖零售通路New Seasons Markets則是將剩餘的食品作為堆肥,他們相當重視將剩食依照來源、種類與數量分類,並且找出公司中哪一部門的剩食最多,再改善剩食減量與分配的制度。New Seasons Markets的政策帶來了顯著的成效,他們的垃圾量減少了30%,在2011年時就讓2410噸的剩食從垃圾轉作堆肥,還在當年減少了26,982美元(約台幣86萬)的垃圾處理費用。
永續發展牽涉到許多面向,各樣民生資源都與之相關,在食物這種每日大量消耗的物資上,我們真的該多加用心,才能善加愛護我們的環境。
圖片來源:Camy West
資料來源:Triplepundit、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