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6 | 作者:CSRone 永續智庫 蘇泳如

【第十屆發表會系列報導】揭露與議合的整合解方

(第十屆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揭露與議合的整合解方」講者群與主持人。圖前排左至右:台灣永續金融與企業影響力協會王儷玲理事長、ISSB 委員會委員白太榮、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國泰金控風控長黃景祿。/圖片來源:CSRone永續智庫)

前金管會主委,現任台灣永續金融與企業影響力協會王儷玲理事長,做為本場次主持人,從國際揭露框架演進與整合的趨勢,以及臺灣企業需要關注的相關重點破題。根據今年 CSRone 永續智庫 2024 年研究報告,1006 家臺灣企業在國際框架規範的遵循與應用上,符合 TCFD、SASB 框架者已高達 70%,但是與財務相關的資訊整合一致的企業卻只有 35.8%,而這卻是未來 ISSB 的基本要求。

再者,目前氣候變遷相關的資料被投資人大量使用,特別是大型投資機構,他們的使用率甚至高達 90% 以上。王儷玲也強調在永續轉型的過程中,數位轉型同樣重要,因為金融商品與創新在數位資訊整合趨勢的應用,被投資公司若有豐富與高品質的資訊揭露和議合,在資金市場預計將有更好的機會。

ISSB 亞太地區委員會委員白太榮(Tae-Young Paik):更好的資訊揭露框架,幫助投資人做出更好的判斷與決策

ISSB 是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 IFRS(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於 2021 年底成立的永續框架組織。而 IFRS 打造以投資人為重心的標準與框架,透過整合 IR、SASB 與 CDSB 等現行國際框架,並採用 TCFD 所有揭露的項目,於2022 年三月公布兩大揭露準則草案── 「一般性永續相關揭露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Disclosure of Sustainability-related Financial Information, S1)」與「氣候相關揭露要求(Climate-related Disclosures, S2)」,並於今年一月生效。S1是一般性要求,提供永續相關資訊時採用,也要求針對各產業的特定揭露;除了氣候以外問題(S2),也要在財務報表中揭露永續發展相關的重要訊息,讓投資人決策時可以參考,並可與會計要求結合使用。S2則是氣候相關的揭露,包括實體風險以及轉型風險。

做為 ISSB 委員會成員,白太榮(Tae-Young Paik)是 ISSB 三位亞洲代表之一,他指出 ISSB 標準特別重視投資人與企業的對話,一方面提供「有助於決策」的資訊揭露,滿足投資人對資訊的需求;一方面則從「成本效益」出發,敦促企業向全球投資者提供可比較、全面與永續發展相關的風險和機會等資訊。他也強調 S1、S2 係採用 TCFD 的結構,同時在 S2 更進一步地擴充。S2 也與 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維持一致,並與 GRI 合作,進一步來調整永續報告的範疇。

鑑別相關的風險、機會與揭露資訊時,企業在使用 ISSB 準則之餘,也應將 SASB 納入考量。白太榮(Tae-Young Paik)也談到大家關心又煩惱的範疇三揭露要求──關於氣候資訊範疇一、範疇二和範疇三揭露,要看不同企業在產業中的位置,ISSB 並沒有要求 15 個類別都需要被揭露,企業必須要自己評估要揭露什麼,即使是範疇一,也可能是還不夠成熟,也可以先跳過、直接揭露範疇二,很多企業常忘記這一點。但產業特定的揭露,在企業揭露相關資訊時倒是一定要考慮的。

未來兩年 ISSB 的工作計畫正在討論中,目前決定的第一個優先項目就是在 S1 跟 S2 方面的計畫執行,第二個部分是針對新的專案做研究,希望未來會有一些新的研究跟標準,包括制定的計畫的優先順序範圍跟架構。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接軌國際邁向永續,永續長和財務長攜手救地球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從金管會永續準則接軌計畫,以及對企業的影響與因應的角度來分享。金管會針對 IFRS S1、S2 的近期計畫期程如下:

  1. 2024 年:完成中文化,修正年報作業辦法與簡化股東會年報,並公告導入計畫範例和修正的內控準則。
  2. 2025 年:將永續資訊管理的內部控制導入公司的內控流程。
  3. 2026 年:S1、S2 導入企業的首次試用時程,導入分為三年期。
  4. 2027 年:100 億資本額以上的上市櫃公司需要揭露 2026 年的 S1、S2 資訊。
  5. 2028 年:50 - 100 億資本額的上市櫃公司需揭露。
  6. 2029 年:所有上市櫃公司均需揭露。

上述政策也清楚彰顯出──企業永續、財務及更多不同功能的團隊都需要一起努力。金管會也已經公佈未來 IFRS S1、S2 資訊需包含在股東會年報中,因為在永續準則架構下,IFRS 財務報表跟 S1、S2 的資訊被視為一般用途的財務報導,投資人兩者相互對照,才能夠做出最佳的投資決策。

李宜樺也特別提醒,根據目前法規,IFRS 財務報表需於 3 月底前發布,而股東會年報大約在 5 月或 6 月;換言之,如果兩者需一併公告,意即股東會年報需提前到 3 月。而依照金管會現行政策,企業還是需要發布具多元利害關係人觀點的 GRI 報告,目前 GRI報 告的截止時間則是 8 月底,如果 GRI 相關報告資訊已存在於股東會年報中,也可以透過索引連結股東會年報,減少重複說明。

企業面對的挑戰與因應

IFRS S1 跟 S2 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清楚彰顯永續對企業財務的影響,因此企業會面臨三個很重要的挑戰:

  1. 資訊揭露的程度將更深:企業需揭露因應氣候變遷之下,各短、中、長期財務影響,包括企業的財務資產負載狀況、財務營收績效以及現金流量的影響等等。
  2. 資訊涵蓋的範圍將更廣:CSRone 永續智庫 2024 年研究報告指出,目前的企業永續報告書中,只有將近 36% 永續資訊跟合併財報範圍一致。此外,台灣有許多集團型態的企業,橫跨不同產業及地區。應用 S1 時必須從集團的角度著手,評估不同產業與國家的營運據點,其複雜性與廣度可想而知。
  3. 揭露的時程將更早:未來需合併年度財報公告,如再加上會計師確信,一定要更提前準備。何況股東會年報裡面的 IFRS S1、S2 規格對接證券交易法,若揭露不實,將有相關罰則與罰款。

針對以上的挑戰,李宜樺也建議了四個關鍵流程,幫助企業管理經營階層有效取得決策資訊,包括(1)資訊蒐集的流程;(2)內部控制;(3)外部確信;(4)找出關鍵績效/指標 KPI,並以數位工具來連結優化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國泰金控風控長黃景祿:跨溝通平台、系統化數位化梳理流程、將質化描述轉為量化數據,是未來的發展與挑戰

國內永續標竿企業國泰金控風控長黃景祿以國泰永續金融影響力的實踐為主軸分享。他引用瑞士再保險研究所數據,提及 2023 年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保險損失估計為新台幣 3.5 兆,包含未投保約有 8 兆多台幣;也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自然災害影響在過去 10 年間越來越大。

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承諾淨零,黃景祿指出企業可藉由國際框架來因應與準備,譬如 TCFD 加入氣候的相關因應,就可以依循 TCFD 要揭露的項目逐步去完善。根據金管會陸續公布的規範,黃景祿也統整出三個趨勢:其一為過往揭露與否實屬自願,然而未來將是強制性,不管是永續報告或財報,所有上市櫃公司都需接軌;其二則是永續資訊揭露的範疇跟品質要求越來越嚴謹;其三係為將永續資訊納入財報的合併揭露框架。

黃景祿進一步分享,國泰在制定永續金融策略時是從三個方向來思考,首先看國際的永續趨勢,再看台灣社會跟環境的問題和需求,最重要的一點是結合國泰集團核心能力,融入到日常營運的每一個環節。落實到實際作為,在低碳經濟投融資部分,國泰金控設定三個目標,包括(1)在2050年金融資產要達到淨零;(2)作為資金提供者,發揮對話的影響力,從事積極的議合行動;以及(3)提供企業轉型過程中可能需要的資金、金融商品或是服務。

2018 年,國泰金控成為台灣首家盤點投融資組合的碳排狀況的金融機構,自有資產投資盤查範疇更達到 100%,且每年檢視碳排變化,優先議合低佔比高碳排的項目。針對碳排相對高者也有相關政策,譬如已經定好的零煤融資時程,預計在 2027 年煤炭產業鏈授信額度要歸零。根據對台灣銀行業的煤業政策評比,國泰金控連續兩年都拿下最高分──除了針對高碳排的投資限制,也有較多投資支持低碳產業。

在發揮議合影響力的面向,國泰金控藉由參加國際倡議,與亞太各國夥伴共同議合、擴大金融影響力。其中包括參加多項國際倡議,推動氣候與生物多樣性議題發展;議合的部分有兩個主軸,一個是針對氣候變遷,另一個是希望針對 ESG 揭露,主要目的在於提升投資對象的長期競爭力,同時強化投資組合的韌性。

黃景祿以亞洲電廠議合為例,國泰金控在亞洲電廠議合倡議中,管理資產規模約 13 兆美元,共有 7 家的電廠。其中一個議合對象在 2021 年已取得 SBTi 減碳目標,並承諾在 2040 年以前淘汰燃煤發電的資產,進一步確保公正轉型,包含檢視對員工及社會是否有負面影響,將針對員工進行教育訓練,而後再轉任再生能源相關工作。

針對 S1、S2 的挑戰跟實踐,黃景祿指出氣候影響幾乎涵蓋其資產負債所有主要項目,所以內部需要良好的溝通平台,有三個重要構面:第一是必須要有高階管理委員會來監督或推動相關的作為;第二是要有串聯不同部門的與議題跨串的平台;最後就是要有工作小組,並隨著時間進行調整。

另外一大挑戰是揭露的時程或是範圍越來越多,很多報告書都是跨集團、跨公司、跨部門,大多以人工統計,如何透過系統化、數位化梳理流程並包含內控,是未來一大重點。再者,現在針對氣候風險、機會或策略,大部分採質化描述,未來要轉為量化將是蠻大的挑戰,這部分可參考國外現有案例,但更重要的是,內部的資源要提早投入、做好準備。

在主持人王儷玲引領的討論中,白太榮(Tae-Young Paik)邀請臺灣也參與 IFRS 整合框架的能力建構──他提及不少臺灣企業已經遵循 SASB 和 TCFD 的框架,未來在 S1、S2 應用上預期會較為順利;但是也強調,未來的揭露需要包括整個價值鏈/供應鏈,此部分仍需要各方更多的努力。

李宜樺則再次強調整合永續資訊跟財務資訊對企業的挑戰──為求遵循 S2,企業必須揭露各種因應氣候風險的轉型狀況,包括資金的運用、配置等,所有對財務相關的影響。也需要企業整合董事會管理高層,以 Top Down 的參與和治理決策;此外,亦需要內控、資訊系統的 Bottom Up 系統化支援,更需要各個部門,如研發、採購、行銷等等的橫向溝通,才能夠完整地實踐框架。所以如何整合有用的資訊、制定更好的決策,產生更好的價值,都是這場永續變革的重心。

而針對國泰金控的議合策略,及企業端、個人客戶端等成功案例,黃景祿也進一步詳細說明。國泰金控係以夥伴關係為出發點,在議合的過程中了解他們的缺口,從資金、技術等各個角度去參與協助,方能於低碳轉型的過程中達到多贏成效。

主持人王儷玲最後總結:雖然目前國際規範跟框架的演變和整合,看起來十分的複雜且具挑戰性;但如果我們能夠從更高的視野來看,將可以幫我們找出有用的資訊,來做更有效的治理決策。其中,高層經營者的投入參與更是關鍵所在,如此就有機會創造更高的價值,建構更永續的社會。

 

核稿:繆葶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圖片來源:CSRone永續智庫


延伸閱讀:
【第十屆發表會系列報導】台灣企業永續鴻圖下一步:外部「框架整合」與內部「數位轉型」
【第十屆發表會系列報導】永續轉型的進化解方──標準、策略與行動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