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7 | 作者:CSRone 陳建佑、倪上筑

「後疫」時期的企業永續3項新常態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延燒至今,除了減緩全球社會與經濟發展,也讓大眾意識到,未來政治、社會與經濟市場的「不確定性」將成為常態。不過,這場全球危機,卻也是社會與組織邁向永續而蛻變的一大轉機。CSRone整理「後疫」時代的3大永續樣貌新常態(new normal),以提供組織參考,並在未來充滿變動的世界中超前部署、保持優勢。

新常態一:綠色新政領頭,低碳經濟成發展主軸

低碳經濟轉型長期以來進程緩慢,突然襲捲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地球獲得短暫的喘息空間之時,也使得低碳轉型與投資看到新的契機。

這場疫情導致全球能源需求下降,進而降低了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總工業產值下降了15%至40%,相較於過往同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一併下降了約25%。不過,雖然目前觀察發現,幾乎各地的碳排量數據爬升速度皆暫時趨緩,但卻可能迎來各國為加速復甦經濟而產生的「報復式碳排」威脅。

為此,歐盟13國環境部部長即於今年4月初連署一封公開信,特別強調紓困方案應符合歐盟綠色政綱(Green Deal),且需兼具環境與氣候政策。除歐洲地區外,韓國也於今年3月宣布氣候宣言,逐步降低高污染等燃煤產業投資,力拼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成為東亞首個支持綠色新政的國家。

在國際一片「綠色復甦」的呼籲之下,除了各國政府開始帶頭發展綠色新政,成為低碳經濟最佳推力之外,更有不少組織在發展以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Low-Carbon Economy)模式中,開創了新的氣候商機。

根據新氣候經濟組織(The New Climate Economy)的數據指出,自現在到2030年,採取大膽的氣候行動可帶來至少26兆美元的全球經濟利益,而到2030年更可創造出超過6,500萬個新的低碳就業機會。疫情過後,我們終得以明白,短期的投資獲益將可能導致長期的重大損失,而氣候行動與低碳發展才會是全球社會長期繁榮、共益的關鍵。

新常態二:組織自主評估風險、揭露並議合,建立當責文化

「良好的名譽得之難,卻失之易」。此次疫情不僅展現了社會的脆弱性,也讓各類利害關係人的消費、投資行為與態度都出現轉變。而這次的衝擊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是存亡之秋;對品牌企業而言,其營運與組織聲譽,則將因其所實施的員工治理、社區支持等應變政策而備受考驗。其中,如何迅速地回應與行動,以減少損害、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更成為各國與組織處置風險的一大考驗。

根據CSRone統計調查發現,目前已有30%組織預定將新型冠狀病毒因應措施納入CSR報告中進行揭露。在此次疫情來襲的過程中,我們更看見了諸多組織如台積電、友達光電等企業公開分享其應對危機所施行的內部管理,以及社會參與和資源投入的行動,這些「主動溝通」的組織行動,不僅展現了資訊透明揭露的當責性,也將有助於企業與利害關係人議合。

近年來,組織永續政策中「社會層面」(Social)的議題,常被隱身於「環境層面」(Environment)之後。然而,組織於社會層面作為,已然成為大眾目光的聚焦點,在本次疫情衝擊後更是如此。根據研究顯示,組織內所有業務發展價值中,無形資產(品牌、專利技術等)的占比即高達80%,顯示企業聲譽對其永續經營發展的重要性。

病毒威脅著全球金融體系,也對社會弱勢階層族群造成諸多難以克服的困境,而組織大幅度的裁員,更可能造成社會高失業率,進而加劇經濟危機。因此,不論是疫情期間,亦或是疫情趨緩後,大眾都會加倍關注組織所展示的ESG資訊的均衡揭露,而將當責(accountability)、共融等概念納入經營文化中,更成為組織發展不可或缺的新常態。

新常態三:「敏捷」、「彈性」成為組織管理核心

根據CSRone針對疫情於台灣CSR產業衝擊的調查統計中發現,「供應鏈斷鏈(41%)」位列疫情對組織所產生之最大影響的第三名。衝擊世界各國的疫情,凸顯了全球供應鏈因時間、地區的不一致性,導致大規模供應鏈中斷的高度脆弱性。

毫無疑問地,新型冠狀病毒是全球人類與組織最接近VUCA(Volatile不穩定的, Uncertain不確定的, Complex複雜的, Ambiguous模稜兩可的)情境的時刻。面對未來更多的不確定性風險,建立彈性且敏捷(agile)的組織管理方針將成為第三個新常態。

在對抗疫情的過程中,我國政府不但挑戰傳統管理方式,更成功地展示其跨部門、跨產業、結合數位科技的統整與治理能力,並將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溝通建立在高度協作、透明、責任制的基礎上,成為「敏捷式治理」(agile governance)思維和方法的最佳典範。

「敏捷式治理」為一結構流程,透過自主管理的團隊,加速開發並創造新產品或新流程,更是一個擁有高度包容性、永續性的決策方法,其特徵在於持續性的進行資料蒐集、評估與調整,以達到組織最終目的。

敏捷式治理帶來的3項效益分別為:

  1. 個人:提高員工靈活度、敬業度和留任率,使組織不易受到人才劇烈流動的衝擊;
  2. 團隊:透過交互協作和創新工作模式,提高團隊士氣與工作氛圍;
  3. 組織:催化組織變革,協助組織適應未來的劇烈變動。

「敏捷式治理」一詞行之有年,但真正落實的組織卻寥寥可數。該思維與決策方式能有效助益組織進行管理,在現今以團隊為單位的協作模式中更為重要。此外,本次政府加速數位化、自動化和人工智慧(AI)的應用,並藉由數據管理來提高,透明度、流程速度和預測能力,也是組織可學習並藉此提升彈性、競爭力與適應力的方式之一。

綜上所述,「超前部署」是眼下疫情所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若組織想成功應對未來十年的不確定性風險,就必須領先一步,長期催化組織變革與轉型、超越現況,並且重新構想具有永續性的產品和創新服務,以在風險劇烈變動的環境中站穩腳步。

 

本文亦同步刊播於TPCA電路板季刊 2020.Q2中。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

  1. 【Covid-19疫情對台灣CSR的影響】百人問卷結果揭曉!
  2. 永續關鍵轉捩點:「後疫」時代的4大永續新思維
  3. Covid-19疫情給企業領袖的3篇啟示錄
  4. Why Agile Is The Mindset To Get Us Through The COVID Crisis: 4 Lessons From Agile For Today And The New Normal
  5. Agile innovation in the face of COVID-19
  6. Agile Governance Crushing COVID-19: Taiwan and South Korea

圖片來源:Austin Distel


延伸閱讀:
永續關鍵轉捩點:「後疫」時代的4大永續新思維
扭轉COVID-19危機 發展低碳投資新契機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