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5
|
作者:SustainAbility/編譯:CSRone Amy Lin
投資人在看哪些ESG評級機制?
【文章摘要】國際權威永續智庫SustainAbility連續2年出版Rate the Raters系列報告,去年報告以永續專家為對象,今年3月公布的最新報告則是以投資者為對象。報告發現,投資者通常會使用多種ESG評級機制來協助投資決策。企業應瞭解這些不同機制的差異,以達到與投資人溝通的最佳效益。

全球目前有超過600項的永續評級(ESG rating)機制,提供社會據此評鑑企業的ESG作為。然而,由於各個ESG評級機制的涵蓋範圍、評分方式、品質、用途、研究團隊等所強調的重點各有差異,導致企業傷透腦筋,不知應該以何種ESG評級機制為主。
國際權威企業評級機構SustainAbility繼2019年3月出版近年來最具權威的ESG評級機制評比報告《2019年評級者評比》(Rate the Raters 2019)後,再度於2020年3月公布其第二階段的報告《2020年評級者評比》(Rate the Raters 2020)。前階段2019年的報告是以60個國家、319位產官學界專家為調查對象。這次2020年的報告則以投資者為主要對象,報告總共進行17次深度訪談,並蒐集25位重要投資者的問卷調查結果。報告內容摘要如下。
一、投資者如何使用ESG評級機制?
- 受訪投資者會同時使用多個評級機制,多數一週使用一次。
根據報告指出,對投資者而言,獲得企業ESG訊息的管道依序為:
1. ESG評級機制;
2.與該公司的直接接觸;
3.公司永續報告;
4.內部研究。
以及大多數的投資者每周會使用一次ESG評分機制,且經常是同時參考多個評級機制。
(投資者獲得企業ESG訊息的管道/圖片來源:《Rate the Raters 2020 Report》) - 投資者傾向使用ESG的數據 (data)而非分數 (scores)
大多數投資者使用ESG評級機制的「數據」(data)以幫助投資決策,而非評級機構為公司所打的「分數」(score)。對於一些非常積極的投資人,他們更多是參考ESG評級機制的數據,凝聚出自己的觀點,而不是依賴他人的判斷與想法。 - 投資者更信任自己找到的答案
再者,投資機構的內部研究 (in-house research)能夠讓經理人更透徹地瞭解何種ESG因素在哪個行業中擁有更高的重要性。在買進、賣出或持有股票的抉擇上,投資者更傾向於信任自己找到的答案,而不是依靠任何外部的ESG評級機制。有些更積極的投資機構甚至已經開發出自己的KPI、工具流程和評分方式。 - 投資者把ESG評級視為起點或警示系統
多數投資者會把評級機制視為分析工作的起點,或是把ESG評級當作標竿參考的工具或者是警示系統。投資者認為,ESG評級機制可用來評比公司在同業之間的表現,以定位公司正處於領先或落後的位置。名單上那些領先或落後的公司,都將受到投資者的特別關注。
二、投資者如何看待各個ESG評級機制?
SustainAbility這份最新報告也整理了2年間,專家和投資者對ESG評級機制持有的評價差異。其中顯示,319位專家對於10種ESG評級機制,多數給予好評。而投資者則較嚴格評分較低,甚至對Bloomberg、FTSE Russel、Vigeo Eiris、Thompson Reuters、ISS認為還可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