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理位置而言,運輸排放大多來自中高收入的國家。比較之下,南亞、薩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則排放較少。
2014年,十個最大的運輸排放國依序為: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日本、加拿大、德國、墨西哥和伊朗。這十個國家就占比53%全球運輸排放量。
在21世紀的前5年運輸消耗的能源增加44%,而整體的排放量增加31%。運輸業對於石油的需求提升了25%,這顯示運輸依舊非常依賴石油。在2015年,運輸占了2/3的全球石油使用量,而這其中陸運就占了一半。電力驅動在運輸中的比重從2000年的0.7%只略微增加到2015年的1%。約有39%的鐵路運輸仰賴電力驅動,這已是很大的比例。
運輸的能源使用在開發中和已開發國家,皆呈現持續增加的趨勢。大多數的能源方案(包括在巴黎協定下的國家)都顯示,在2050年前運輸業相關的能源消耗,仍然會持續增加,並且依舊仰賴石油燃料甚深。為了符合全球升溫兩度的限制,運輸業對於石油的使用需求,應該被大幅度地翻轉改變。
為了保持暖化的溫度在一定的範圍,避免最糟的氣候衝擊,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模擬建議,運輸排放應在2020年左右開始降低。轉型到零排放的交通運輸,將是建設宜居未來的重要一步。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運輸產業需要全面的進步,包括乾淨的燃料、運輸工具的效率、建造城市的方法、運輸的方式。
【解方一、交通工具電氣化】
運輸工具電氣化,是降低運輸排放的重要解方,因為可以減少廢氣排放、發揮電網減碳的潛力。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報告,替代能源車輛正開始對於整個汽車燃料經濟與二氧化碳排放,產生可衡量且具有意義的影響。在2016年,儘管替代能源車輛僅占美國新車的1%,但整體的汽車燃油經濟性(每單位燃料可行走的距離),提升了0.1mpg(每加侖燃料所行英里數)。
預計在2050年,仰賴電力驅動的運輸會是2011年的7倍。然而,在決策特定地點的電氣化是否有幫助時,仍須考量電氣化所產生的碳排放。
【解方二、新型態共享運輸服務】
新型態的運輸服務,增加共享運輸的使用,例如:共享單車、Uber,且這些新型態的運輸服務常會整合並提升電氣化、自動化、資料驅動化(以資料分機做為決策的基準)的科技。研究顯示當一座城市接受了這些科技與創新的服務,便可以大幅削減80%的碳排放。當創新的運輸方式考慮到公平性、可近性與永續,便可以對於人們的行為與政策法規上,發揮大量影響力。
【解方三、政府政策規劃】
政府若針對所有車種,以較為嚴苛的燃油效率標準來減少碳排放,這是至關重要的,如此將會推動企業研發更有效率的交通工具。其中,針對占運輸40%能量消耗的貨運業,目前已有民營機構採取了行動,著手設計與生產零排放的卡車,並希望於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以及,公共運輸是比私人汽車更有效率的運輸方式。目前全球公共運輸也逐漸與電氣化做結合,擴張運輸網絡與其他都市內的運輸服務。例如,中國大陸與智利都已經有電氣公車的營運。
此外,當城市有較好的都市規劃與較便利的居住的社區,也會減少運輸的需求。而透過提供不同的替代交通方式,例如:公眾運輸、騎腳踏車、步行,也能大幅的消減碳排放。
在巴黎進程(Paris process)中,約有五分之一的國家氣候計畫(NDCs)包含了量化運輸的減排目標。
| 包含運輸部門的措施 | 電氣化 | 公眾運輸 | 新型態運輸服務 |
貝南 |
|
|
|
|
加拿大 | √ | √ | √ | √ |
捷克 | √ | √ |
| √ |
斐濟 | √ | √ | √ |
|
法國 | √ | √ |
| √ |
德國 | √ | √ | √ | √ |
日本 | √ | √ | √ | √ |
馬紹爾群島 | √ | √ | √ | √ |
墨西哥 | √ |
| √ | √ |
葡萄牙 | √ | √ | √ | √ |
烏克蘭 | √ | √ | √ |
|
英國 | √ | √ | √ |
|
美國 | √ | √ | √ | √ |
這其中包括公共運輸與電動汽車的發展目標,要求各國不僅提供數據,更要規劃長期的策略,具體說明運輸部門的目標與計劃。再以提交的13個長期發展策略中,有12項包含運輸部門的策略、11想包含電氣化的策略、10項公眾運輸策略與9項新型態運輸服務策略。
當運輸排放占全球總碳排的14%,並且被預期會快速的增長。若要避免運輸碳排大幅增加的風險,各國應提出更確切的路徑,並動員公私部門降低運輸的碳排放,在21世紀把握機會,讓運輸產業變成全球「乾淨」的關鍵來源。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Fastest-Growing Source of Global Emissions: Transport
圖片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氣候融資:交通運輸影響至關重大
全球20家運輸公司誓願行動減少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