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面臨的問題,例如: 氣候急遽變遷、收入不平均、暴力與政治不穩定、非自願性移民等,這些問題是由多重因素所驅動,同時這些問題本身也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很難一一分解。這些問題的複雜性,至今尚無法找到一顆終極銀色子彈,可以完美地一彈中的解決所有挑戰。我很期待能與BSR成員的公司合作,更深入了解這些挑戰,並且共同來制定明確的計劃來面對挑戰。
(圖片來源: https://unsplash.com/@dankapeter)
今日要解決人權問題,需要跨領域從社會、政治、經濟以及環境等面向,以不同角度切入來思考各個層面所帶來的困境。當然,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獨自完成這些事,我們必須藉由多面向的合作,以共同的利益為基礎,並且結合不同的公共部門、私人企業以及民間社會組織,各自發揮長處面對問題。
企業應該結合不同的部門來推動工作,結合不同部門的經驗,充分運用其能力,不僅可以精確定位人權議題,更可有效降低危害人權的風險。更甚於此,若能共同合作,積極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每個人的人權才能得以落實保障。BSR在這方面,設立了多方關係人協作的計畫,為不同利害關係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相信未來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不論動機為何,企業在創立之初,其營運就已經開始對環境造成影響,而環境也在影響著企業。尤其在一些體制脆弱或長期衝突的國家,這點更令人擔憂;這些國家的社會和企業,常常是暴露在武裝衝突、政治不穩定和氣候急遽變遷的風險下。
於此情境,企業可以藉著瞭解社會、政治、經濟和環境系統之間的動態互相關聯性,來解析這接關聯如何催化社會的脆弱、觸發彼此衝突、影響民心氛圍,而企業的運作又會如何影響這個生態。做透徹的研究是阻止人權退後的第一步。我希望可以從建設和平、預防衝突的視角,來幫助企業補足對於人權應該有的概念,以及協助研擬出具體因應方法。
(圖片來源: https://unsplash.com/@johnschno)
根據統計,2018年來自政府對於社區發展的捐助金額約1530億美元,這個數字與企業界所捐助出來金額相比是小巫見大巫,同時期企業界共捐出官方投入金額的七倍之多。
坦白說,官方的援助非常困難協助世界擺脫貧困,而企業的投資才是讓世界擺脫貧窮的主因。同樣地,在人權的領域,世界頂級企業的投入對其經營的地域和價值鏈所產生的巨大影響,這也是政府機構難望其項背的。
我期許BSR會員公司和合作機構,不僅能尊重人權議題、消弭不利於人權發展的影響因子,還要能夠支持政策推動與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例如: 包容性經濟成長、賦權婦女等),這些都是實現人權的基礎。
長達10年我的職涯核心信念是,在法律和實際生活領域中,建立一個能夠實現人權的世界,也期待和大家一起攜手打拼。
【BSR小檔案】
國際非營利組織BSR (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成立於1992年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與全球250家跨國企業建立合作網路,目標是建立一個公正且永續 (Just and sustainable) 的世界。BSR的版圖分布在亞洲,歐洲與北美地區,主要的服務是提供不同企業的永續營運策略,包含顧問服務、議題研究和跨領域合作。
【關於作者】
Jenny Vaughan 畢業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碩士,目前是BSR人權事務部主任,專責人權實踐相關的諮詢以及各單位協作。在加入BSR之前Jenny將近10年是在美慈組織工作,負責衝突調解的管理以及諮詢。Jenny在情境分析、利害關係人參與、調解與談判、專案設計與執行和策略規劃上經驗豐富。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How Businese Can Impact Human Rights: Four Lessons from Peasebuilding and Development
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