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R:未來永續報告書5大關鍵元素
【重點摘要】28年來致力倡議企業永續的國際著名非營利組織「企業社會責任協會」(BSR) 執行長Gramer日前撰文指出,面對未來全球利害關係人對企業有著更多的期待,企業可遵循5項關鍵元素,出版更具溝通效益的永續報告書。

(本文為BSR主席暨執行長Aron Cramer與副主席Dunstan Allison-Hope於10月初共同發表。BSR (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成立於1992年,旨在為企業提供永續策略、顧問服務、研究和跨產業協商。目前擁有超過250家企業會員,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設有辦事處。該篇文末並列出GRI、SASB、TCFD、IIRC、IFRS關鍵新近發展。)
永續報告編纂現在正進入一個重要的轉變階段,這項轉變極可能會決定未來十數年的報告揭露與撰寫方向。這項此刻出現的轉變,有其重要的意義,並且直接凸顯出版報告書的核心命題:為何企業必須出版報告書?
企業並非純粹為出版報告書而出版報告書。企業出版永續報告書的真正目的,是激勵企業作為,加速其永續轉型。更重要的是,企業的永續報告也能成為投資者、公民組織以及政府的優秀參考指標,同時為永續與平等的未來,提供更好的評斷依據。
前提:撰寫永續報告的3大目的
我們特別高興看到今年9月,包括CDP、CDSB、GRI、IIRC和SASB在內的5個權威機構,共同發表聲明《建立合作網絡強化企業永續報告》(Statement of Intent to Work Together Towards Comprehensive Corporate Reporting),致力於協調永續框架的一致性。同時,對於歐盟針對大企業所提出來的法規監管「非財務報告命令」(Non-Financial Reporting Directive, NFRD)近期的具體行動,我們更表示支持。
我們認為永續報告書架構及標準,旨在協助企業達成3項社會目標:
- 幫助商業轉型及加強企業績效。藉由依循永續報告架構,幫助企業發展具有更高韌性的商業策略,以吸引更多投資並強化公司營運作為。
- 為社會帶來更好的永續發展。輔導企業增設專職永續委員會與重大議題管理方針,幫助企業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巴黎氣候協議,以及其他國際人權指標。
- 加速平等與永續經濟的決策。透過報告書,企業應能快速提供投資人、消費者、公民組織與政府等,各方利害關係人必要的資訊,以加速激發雙方永續發展的步伐。
我們認為,只有企業確實地依循與實踐這些永續報告的框架與準則,上述3項目的才可能被真正實踐。BSR透過累積近30年在永續業界的經驗,觀察企業與倡議組織的作為,以及是否尚待完成之處,希望能夠歸納出一個新觀點,指引未來企業永續報告書,應該如何有效溝通。
BSR一張表單 總覽永續報告框架
我們的觀點可利用下列表單,做出簡單總結。此表結合了現行報告書常見的框架與標準,如報導原則與各項指標,不僅如此,我們更提出了實際解決方法,來協助企業達成上述3項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