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3概念 讓你看懂Blockchain + CSR !
【我們為何提供這篇文章】區塊鏈具有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破壞力與建設力,對於既有產業、商業模式與社會,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此處提供3關鍵概念,協助讀者快速打樁奠定基礎,以掌握區塊鏈於產業與CSR的最新應用。

比特幣自2009年推出以來即轟動全球,在社會多數人還搞不太清楚比特幣與區塊鏈的差別時,比特幣值就已歷經幾度驟起狂落的浪潮。10年後的今日,依比特幣而來的區塊 (Block) 和鏈 (Chain) 軟體兩者搭在一起所產生的區塊鏈 (Blockchain) 產業,已逐漸分流成幣圈、礦圈、鏈圈等領域,各自朝向深化發展。
而其中以具有保密、去中心化、透明、信任、建立共識等功能的加密資訊技術—區塊鏈,對於產業與人類社會的影響最為深鉅。下文提供3個關鍵概念,以協助讀者快速建立基礎知識,掌握區塊鏈未來於產業和CSR的應用。
【概念1】比特幣是為擺脫政治經濟寡頭操控而來
首先,根據比特幣原始開發者中本聰所公布的文件指出,比特幣技術是為了「重整貨幣秩序,開啟點對點(Peer-to-Peer, P2P)直接移轉資產的可能性」而產生。也就是說,比特幣的發明,是加密資訊技術專家為了達到下列目標而研發:
一、擺脫政府對發行貨幣的監控;
二、打破現存經濟巨頭壟斷資金與市場的形勢;
三、超脫現今金融體系的代理與限制;
希望藉此項新技術,達到去中心化、保障個人資產、自由交換資源的自主權。
可以說,比特幣與區塊鏈骨子裡就是為了顛覆既有的中心化管理系統而來。也就是因為如此,剛開始各國政經機構對於這項技術,莫不小心翼翼、戒慎恐懼。
而比特幣在拓荒時期,充滿鉅額金錢、一夕致富的誘惑,也吸引了無數非法分子的覬覦,趁機炒作價格、從事詐騙或黑道洗錢。類似違法亂紀的事件層出不窮,也使得虛擬貨幣的發展蒙上了一層污名。全球股神巴菲特至今仍指稱比特幣是「幻術」(delusion) 和「賭博的工具」(gambling device),他只看好區塊鏈的發展前景。而多數銀行,至今也仍然不願意提供區塊鏈業者金融服務。
到底比特幣的價值從何而來? 答案是:來自社群的背書與信任。一如法幣擁有政府的背書,人民即信任其票面價值。虛擬貨幣的信仰者也堅信,發行總數量2,100萬枚的比特幣具有其價值,而區塊鏈直接點對點、透明、去中心化、建立信任的科技優勢,也正就是其價值保證所在。同時,他們也認為虛擬貨幣並非要取代現存貨幣體系,而是要讓人們擁有更公平的機會,以更彈性的多元選擇方式擁有財富。
截至目前為止,根據Dalia Reserch研究數據全球約4千萬至6千萬人持有虛擬貨幣,占全球人口的0.6%。以及,比特幣區塊鏈每日活躍人口約100萬。
由於區塊鏈的技術實在太強大、發展潛力無窮,各國政府、金融機構、管理體系與科技界不得不一起思考,能否在維持傳統的「中心化」(代表秩序、穩定等),和新創的「去中心化」(代表隱私、彈性、效率等)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呢?
因此,區塊鏈衍生出「公有鏈」、「私有鏈」,以及「聯盟鏈」等三種不同型態的區塊鏈(也有人主張基本上就是兩種鏈公有鏈和私有鏈,因為聯盟鏈基本上就是私有鏈的一環)。
由於「私有鏈」只開放給會員,相對於公有鏈,無須經過大多數節點的驗證,可節省大量時間。而且具有減少交易程序、隱私、透明、成本低、智能合約、形成共識等優異功能,對於企業內部管理或企業供應鏈管理,助益甚大,乃受到跨國企業的歡迎。
面臨著虛擬貨幣未來可能成為「貨幣」的趨勢,以及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潛在威脅下,全球金融界乃率先於早期投入資源研究區塊鏈,希望能達到雙贏目標,或者至少不要輸在起跑點。
【概念2】區塊鏈是加密技術,比特幣是其中一種應用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把區塊鏈當作資訊加密的一項技術,而比特幣是其中一項應用。包括目前交易所登記在案的其他1600種加密貨幣在內,也都可以看做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的關鍵,是能夠把寄送者的訊息、資源,分成許多獨立封包,並內含鏈結指示 (約定內容、次序與時間等),在通過眾多節點的記錄與驗證後,收件人再依特定鑰匙解密。合約內容保密到極點,只有約定的雙方知曉。而履約的進度與結果,則可以透過眾多成員的驗證,達到社群中全然透明、信任、共識的機制。
隨著區塊鏈軟體技術的精進發展,目前區塊鏈技術已經於分散式帳本、去中心化、點對點交易、難以竄改、可溯源、演算共識、具有智能合約等各種功能,在不同場域中展現多元的結合應用。區塊鏈專利已應用的領域包括:數位貨幣、支付、身份認證、交易、智慧合約、信用貸款、域名管理、產品追溯、文件管理、醫療檔案管理、車聯網、能源電網等。可以說,區塊鏈正快速地滲透到各個領域的各種管理與商業機制中,包含: 教育、能源、娛樂、醫療、金融、投資、體育、交通、生活、音樂等。
以及,區塊鏈技術也開始被應用在CSR領域。
例如,2017年6月美國布魯克林區300多個住家,利用區塊鏈技術組成分散式能源聯盟。他們透過其中50多個住家的小型太陽能電板或小型風力渦輪機之發電系統進行發電,不再依賴傳統電力供應商,達到自給自足。區塊鏈技術使得發電與購電成本降低,電錶可互相精確地通訊,而手機應用程式則可以提供彈性交易的權利。區塊鏈讓人們互相交易綠能,無須中心化機構的分配、中介或分一杯羹。
2017年5月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已首次成功以太坊區塊鏈技術發放加密優惠券。數千位難民僅透過簡易的身分辨識、甚至不用使用智慧型手機,也可以在約旦全國5個難民營的數十個商店中消費。
同年,世界糧食計畫署隨後所進行的類似援助計劃,也成功地發放140萬美金的食品券給1萬多名敘利亞難民。以往難民糧食券的發放,都是透過中間商完成,再由中間商向糧食計劃署收取手續費。採用區塊鏈技術後,不僅省卻中間商的管理分配,大幅降低成本,同時也保障難民的個資。
全球零售龍頭企業沃爾瑪(Walmart)日前已經公布,將於2019年9月完成蔬果資料上鏈,促進食品安全,追蹤食材的流程將從7天降到2.2 秒。
2018年10月,聯合國貿易發展組織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 所舉辦的世界投資論壇(World Investment Forum 2018),首次將區塊鏈納入議程,討論區塊鏈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的應用B4SD。其中包括,區塊鏈技術可以讓全球數十億、偏遠地區或被銀行拒絕開戶的窮人,僅透過手機就可以順利進行金錢交易、購買債券。
【區塊鏈功能與應用一覽表】
關鍵功能 | 核心 | 特色 | 產業應用 | CSR應用 |
去中心化 | 民主 多元 | 無中央管理保有端點隱私 | 銀行金融業 |
|
點對點交易 | 效率 | 減少機關內部與外部資訊與金流的交換流程 | 銀行金融業 | 食物券發放 |
資訊加密 | 安全 隱私 | 難破解 保密 | 個人隱私權 防止假冒 洗錢 | |
可溯源 不可變更 | 信任 當責 | 不可變更並可溯源至每個環節 | 物聯網 電子病歷 學歷認證 身分辨識 藝術品鑒證 | 農產品履歷 礦石履歷 確保捐款金流 咖啡公平交易 供應鏈管理 |
資料永保存 | 可溯 透明 |
| 資產管理追蹤 基因序列檢測 |
|
智慧鎖
| 保密 | 持公私鑰交易 | 共享經濟 汽車租賃銷售 知識財產 發行限量音樂 |
|
智能合約 | 公平 智能 | 執行時空、條件不斷變動的合約內容 | 分散式能源 監管合規審計 分布式儲存 小額鼓勵創作 | 供應鏈管理
|
共識演算 公開審計 分散式協作 | 民主 公開 透明 | 意見充分表達 | 成員投票 公共決策 |
該報告同時檢驗447個機構於區塊鏈的應用,依據複雜與應用之高低程度,分成24個項目予以探討。其中包括:產品追蹤、交易碳信用額度、管理供應商合同、防止假冒等。該報告認為,區塊鏈能夠在追蹤合同、產品和服務、生產、來源和庫存管理上,發揮極大效用。根據國際科技顧問諮詢公司Capgemini調查450個組織,於2018年10月所發表的報告《區塊鏈是新時代供應鏈透明與信任的關鍵》(Does blockchain hold the key to a new age of supply chain transparency and trust?)指出,預計2025年區塊鏈將會滲透到所有的主流商業產業中,成為全球供應鏈的基礎。
報告同時指出,通過投資和合作夥伴關係,區塊鏈 (關鍵技術是分散式帳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未來將主導製造業、消費性產品和零售業,並開創出透明、信任的新時代商業模式。
【概念3】區塊鏈STO將翻轉商業模式
前兩年,區塊鏈產業曾經歷ICO的崩盤洗禮。所謂的ICO是指「首次代幣發行」 ( Initial Coin Offering),也就是募資方透過撰寫企畫書,直接向全球募資。由於ICO沒有監管機制,無須透過實體交易所,亦無銀行擔保等規定,企劃書可以天馬行空胡謅,所以曾經引發一堆詐騙與泡沫化的空氣幣。
隨後STO「證券型代幣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就成為市場焦點。所謂的STO是具有實體資產背書的募資,STO也可以看作是ICO的改進版,其特點有:
一、具有政府監管;
二、募資方有實體資產當作保證;
三、募資方不受限地域、時間,可向全球募資;
四、投資方不受限地域、時間,可全球投資;
五、代幣流動性大,資產極度活化。
由於這項商業新模式,結合了虛擬貨幣與實體資本市場的優點,未來很可能成為經濟成長新動能。為了搶得先機,包括我國政府在內的各國政府,莫不紛紛開始著手將STO納入監理沙盒。
根據經濟部《2018年中小企業白皮書》的資料,目前台灣總企業家數約為147萬家,其中143萬家是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總數97.7%。然而,台灣的1,700多家上市櫃公司,擁有較多募資機會,中小企業募資管道其實不多。未來STO或將改變這個局面,打破虛擬與實體的經濟藩籬,讓中小企業獲得更多元募資。
直至截稿前,舉世矚目的重量級科技巨人臉書Facebook於2019年6月中旬,公布其最新的代幣投資案《穩定幣計畫》(Project Libra),為虛擬貨幣投下高濃度催化劑。根據這項計畫,臉書將於2020年啟動虛擬貨幣Global Coin,以提供全球17億無銀行帳戶人口交易與支付服務。
綜合上述,對企業來說STO商業模式的改變,不僅是賴以運作基礎平台的改變,同時也將是對產品、服務、獲利、營運、風險、管理、投資、CSR策略等所有項目的改變。區塊鏈STO的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而對於那些正在實踐CSR或落實SDG全球價值的企業,也將會有更多、更彈性與多元的機會,讓世人看見CSR方案與成效,並給予掌聲與實質的支持。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圖片來源:Hitesh Choudhary
資料來源:
未來的網路信任與價值基礎 — 區塊鏈技術
分散式帳本與區塊鏈的應用現況與挑戰
區塊鏈之未來產業應用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