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5 | 作者:CSRone Steve Chen

海洋是解決氣候變遷的最佳方案之一

今年在加勒比海發發生的幾起極端氣候事件,除了提供人道物資協助之外,也提醒了世人,該拿出更創新的想法減少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比例,以免未來極端氣候事件頻繁發生。

太陽能以及儲電技術穩定發展是人類現有減緩氣候變遷的工具庫中的一部分。然而,氣候變遷談論的對象卻鮮少談到海洋,我們對海洋的關注還有科技投入都還有很大的空間加強。

海洋佔全球面積71%,連結地球上各個生態系,也與整個器後體系的關係密不可分。例如: 海洋中的微生物每年產生總產量一半的氧氣,吸收超過25%的二氧化碳,和吸收90%的大氣廢熱。

我們應該超越目前的視野,將海洋視為解決氣候變遷的方案來源。尤其是生產低碳能源和阻隔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離岸風機正在一步一步證實它的效益以及減少的碳足跡。海風比陸地風來的更強、風向更穩定,用做發電上有更高的潛力。截至2016年底,全球有111個離岸風電計畫,產電量約130億瓦 (13 gigawatts)。2017年預測將有超過40億瓦(4 gigawatts) 的新風機設備上路。

歐洲海上風電,已經是一間超過20年的公司,自2010年產量不到30億瓦(3 gigawatts),至2016年已成長為產量超過117億瓦(11.7 gigawatts)的大公司,美洲以及亞洲的市場也在漸漸成熟中,前景看好。

歐盟所訂的願景中,2020年要超過400億瓦(40 gigawatts),預計2030年達到1500億瓦(150 gigawatts) 的發電量。投資興建大規模海上發電顯然是全球海洋的重中之重。

同時,全球海洋的波浪、海流與海洋溫度梯度所能產生的發電量預估每年可超過2萬兆瓦(20,000 terawatt)小時的電力。甚至大過於現階段全球所有的發電量總和。

很多新的技術都在嘗試當中,對開發工程師來說,如何能讓發電機具在惡劣的海洋環境中長期使用是很大的挑戰。潮汐與波浪發電也因此被定位於中短期的發電裝置。海洋能源最大的潛力和需求來自東北大西洋,歐洲就擁有全球超過52%的開發商。技術問題等等克服,要把這些有用的資源變成真正到手的能源,還有一段路要走。

與此同時,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比例也在不斷上升。巴黎協定要求的負碳排科技(NETs)、移除二氧化碳等規定,都是為了讓地球變得更適合生存。

目前大多注意力都被放在陸地上的碳排管制,但已有證據顯示,海洋也是全球暖化的主要影響之一。人類應抓緊海洋資源這個機會減緩暖化。

海洋約已吸收了人類排放的1/4二氧化碳。有些被浮游生物型光合作用吸收變成海洋中的沉積物。研究海洋的清碳機制以及如何維持海洋的吸碳量,是當前最緊迫的氣候變化科學和政策挑戰之一。

靠近海洋的紅樹林、沼澤以及海草等等除了幫助吸收、阻隔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之外,也是海岸面對極端氣候調適的重要依靠。

不幸的是,每年都有1.5%的海洋棲地被破壞,除了失去固碳的效果,還反而將碳釋放出來。保育海岸棲地環境對企業來說是簡單有效可以對抗氣候變遷的手段,同時也可以累積屬於自身的碳權,還給海岸一個永續發展的空間。

海洋吸收碳的機制已經被科學家解析,包含:海洋鹼度改變(碳酸鈉與碳酸氫納之間的轉換);二氧化碳直接吸收(海床);海藻深層堆積;人為調整海洋初級生產力,增生固氮的藍藻(人為加入海洋的營養物質如氮、磷、鐵、矽)。

詳細的機制運作還有待人類發現。待科學研就徹底了解機制運作後,才有下一步,例如設置海洋固碳站、幫助生產食物、生產能源等等,同時不破壞海洋原有的生態。

世界海洋理事會正致力於整合科技、政策、企業等方面合作有關於海岸植物維護以及負碳排(NETs)的研究。

文章來源:Eco-business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