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性創新因具革命性的作用,往往需經歷較長期的「市場教育」階段,因此如何和利害關係人(尤其是消費者)進行有效的「有感溝通」成了關鍵。Reefill與消費者溝通的模式值得台灣社會企業或新創企業學習,拋開習慣用「企業角度」傳遞偏感性訴求的理念,Reefill也以「消費者立場」展開消費行為決策過程的理性對話,緊抓「不是自己說了什麼,而是對方聽到什麼」的溝通精髓,讓企業價值願景及消費者利益的溝通雙軌並行。
Reefill在Indiegogo募資網頁以「一瓶裝水的價格,供消費者每月喝水喝到飽」的主打訊息,觸及一般大眾十分有感的「個人花費」層面。為了讓消費者在「節省」上有更深刻的感受,Reefill故意將記帳小幫手的功能加入了app當中,透過大數據計算,讓消費者可以隨時追蹤自己透過Reefill補水功能而省下購買的瓶裝水數量。這功能不僅幫助消費者清楚了解自己每月省下購買瓶裝水的開銷,還能一起響應環保愛地球的活動。此外,Reefill想到消費者會有「忘記帶水杯」的情形,app上也貼心設有「提醒」的功能。
在環境面,Reefill也充分扮演環境教育的角色,在創立和研發期間,Jason意識到「瓶裝水」的產品生命週期是系統的浪費循環,而且其實瓶裝水有高達50%從可飲用的自來水而來,也因此Reefill透過介入並簡化產製乾淨可飲用水的步驟,降低取水、配送水到喝水之間所耗費的能源、水、油和二氧化碳。
Reefill團隊也將Reefill app社群網絡能帶來的環境改變,轉成如滿10萬會員省下的瓶裝水等同264輛汽車的耗用能源、種植21,104棵樹、加滿595個游泳池的水、39戶家庭使用的能源等「大眾有感的數據意義」,清楚呈現在募資網頁,Reefill app會員也可即時追蹤個人降低瓶裝塑膠掩埋的數據,持續賦權會員看見參與網絡的實質影響力,也讓社群看見團隊的環境願景。
3. 呼應價值主張時代,翻轉「乾淨水源正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共同研究報告,全球將近6.63億人口沒辦法取得乾淨水源,特別在發展中國家,乾淨水已成公共衛生議題,因為約有80%的疾病是因水而傳染。
Reefill不僅掀起社群對環境的影響力,更拉高價值的層次,讓Reefill社群正視「享有乾淨水源的全球人權議題」。對此,Reefill選擇和長期關注世界各地乾淨水資源取得問題的全球性組織Water.org合作,每當消費者支持Reefill,不只支持了這個拒瓶裝水的社群運動,部分金額也用以捐助這組織的淨水計畫,提供發展中國家地區乾淨的水源。
此外,Reefill命名的背後也大有涵義,結合「Reef(礁石)」及「Fill(充滿)」兩個字,希望喚醒大眾意識到因氣候變遷及海洋汙染造成大量珊瑚礁遭破壞的情形,也呼籲一同摒棄瓶裝水及易丟棄塑膠製品的使用,還給地球乾淨的海洋。
在創立之初,Reefill從命名、服務本身的功能、凝聚科技社群的力量,到響應全球水議題,大膽展現企圖扭轉現代對於「水」的思考及想像,也值得期待未來「Reefill模式」從紐約地區拓展至全球城市促成「水」的轉型。
參考資料:
2. Reefill is Building the First Network of Smartphone Activated Water Refill Stations in New York City
3. Green Grants Spotlight: Reefill Let’s you fill your water bottle on campus and off
4. This Brooklyn startup wants to disrupt the way you drink water
5. Unilever Sustainable Living
本文為創新拿鐵 (Start Up Latte) 轉載
《關於創新拿鐵》
「創新拿鐵」 (Start Up Latte) 是由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所發起的媒體,主題是國際創業與創新。每天用一篇文章,幫助大家迅速抓住國際上在創業、創新領域的觀念、趨勢、案例。希望文章就像早上喝的拿鐵,給您靈感、愉悅,和智慧。
文章分三大類:
「大師智慧」世界級的創業家或創投業者的看法。我們挑選他們親筆撰寫或受訪的文章,跟華文讀者分享。
「深度分析」介紹趨勢、策略、技術等。
「新知介紹」介紹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