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飲料公司實施回收包裝每年可減少114億美金的浪費

速食連鎖店、飲料公司與消費性品牌製造商所使用的包裝,是最顯而易見的垃圾類別,不論是散落在街頭或破壞海岸,對地球和企業而言,皆是一大壞事。
根據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以及CSR非營利組織的調查,Dunkin' Donuts、漢堡王、肯德基等主導品牌,因為沒有在包裝上納入回收的概念,而每年浪費114億美金。
塑膠包裝只有14%會被回收,剩餘的部分則是散落在街頭或垃圾掩埋場,最後流到排水溝,這使得傾向使用快速製成塑膠包裝的主導品牌,造成海洋與河川的汙染。
〈Waste and Opportunity 2015〉這份報告分析了47家速食連鎖店、飲料公司與消費性品牌零售商的包裝做法,以四個包裝永續性的面向為基礎,將每家公司歸納為四大類─最佳案例(Best Practices)、較好案例(Better Practices)、待改進案例(Needs Improvement)以及差的案例(Poor),以突顯在包裝領域中的領導者與落伍者。
四大面向:
資源減量:以可重複利用的包裝,或使用較少新料的包裝做替換
回收含量:在新產品裡使用回收的含量
可回收性與材料的使用:包裝是否使用較難以回收的材料,例如:彈性疊層包裝袋
廢材回收的促進性:包裝的設計是否讓顧客容易回收
調查後的結果並不鼓舞人心,因為沒有一家公司被歸類至最佳案例(Best Practices)的類別。這份報告引發對於無法回收的彈性塑膠包裝袋的憂慮,從乾果、清潔劑到狗食,這些曾使用可回收包裝的產品,現在皆轉移到只能運用垃圾掩埋做處理的袋裝。
在速食業,Arby's、Quiznos、Burger King、Wendy's、Jack in the Box、Dairy Queen、Domino's Pizza、Papa Johns這八家公司皆得到「差」的等級。而得到「待改進」等級的則是Dunkin' Brands、Subway、Chick-fil-A、Chipotle、Panera Bread以及Yum! Brands。
在飲料業,Heineken、MillerCoors、Boston Beer和Red Bull被列為「差」的等級,而Dr Pepper Snapple Group、Diageo和Anheuser Busch則被列為「待改進」的等級。
但有些公司則已採取降低包裝廢棄物的行動,例如Starbucks、McDonald’s、Coca-Cola、Nestle Waters NA、New Belgium Brewing和PepsiCo皆是在其產業相對領先行動的企業,它們主動使用回收的物品或製造較少的廢棄物,並得到「較好的做法」的認可。
總體而言,速食業、飲料業與消費性包裝產品的公司正處在懈怠的狀態,對於自己製造的包裝,並沒有盡到充分的責任。對於像是Coca-Cola的Honest Tea,其將袋裝轉為更富回收性的無菌硬紙盒,報告結果對於這些在塑膠袋回收議題上日益敏感的企業表示讚賞。
品牌必須採取行動驅動包裝的可持續性
報告書提供五個行動方案,讓連鎖速食業與飲料公司可以改進永續包裝的方法:
1.衡量廢棄物量
因為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無法追蹤快速成長的塑膠袋裝產生,因此各個品牌應該揭露製造的數據。
2.拋棄聚苯乙烯
企業應該要使用可回收的咖啡杯蓋,並同時淘汰保麗龍杯。聚苯乙烯難以回收,且在製造的過程也令人擔憂。
3.回收硬紙板
報告書的內容表示,一些企業已透過回收瓦楞紙板創造數百萬的營收。連鎖速食業應該開始將後端的回收聚焦在硬紙板,並將此行動移至前端的公眾區,以鼓勵顧客做好回收。
4.對於塑膠容器的關切
企業應確定有汙染的塑膠容器是透過技術性方式回收,並促進市場發展以確 保回收材料的穩定需求。
5.發展將難以回收原料轉成可回收的方法
在市場上新發行或難以回收材料的品牌,需要投注一些行動確保這些產品能夠回收,並讓回收流程兼具成本和效率。所有的企業應投資材料市場的開發,並使回收的基礎設施能夠現代化。
報告書總結說,雖然這些行業能夠為自己製造的包裝做更好的回收,但速食業以及提供快速服務的餐廳仍是一大隱憂,原因在於外帶杯盤、餐具以及吸管等塑膠包裝,常被丟棄至下水道及海洋,造成對海洋生物的傷害。
要管理以及減少包裝和食品的廢棄物,就必須要從數據開始。美國自然資源環境保護委員會表示,回收的經濟和環境效益是不容忽視的,至2030年,美國的回收率會增加至75%、產生將近150萬個工作機會,並每年減少2億7600萬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
圖片來源:Kevin Dooley
資料來源:11.4 billion reasons food and beverage firms should recycle packa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