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1 | 作者:CSRone Amy Lin

當政府和金融業眼光,紛紛轉向「生物多樣性」

根據WWF調查報告《2020年地球生命力報告》( Living Planet Report 2020)指出,自1970年以來,全球野生物種的數量平均減少了68%。專家直指,這種大規模的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損失,未來會成為全球動盪的核心根源,直接或間接地對金融和市場體系形成巨大風險,並嚴重威脅到國家、企業和人民。

自然環境的無形價值,長期被忽視

為此,英國國家統計局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ONS)轄下有一個甚具特色的統計項目:環境帳戶 (Environmental accounts),其項目內的統計數字涵蓋:

  • 環境對經濟的貢獻(如:提供原物料)
  • 經濟對環境的影響(如:能源消耗、空氣排放)
  • 社會如何應對環境問題(如:稅收、環境保護)

而ONS 於2019年所發布的數字,展現了大自然的驚人價值,包括:

  1. 英國綠化和水道所提供的「遮陽和冷卻效益」,每年即高達 10 億英鎊(約新台幣381億元)。
  2. 英國僅城市地區的綠地和河流,每年就節省近 1.63 億英鎊(約新台幣62億元)醫療保健費用。
  3. 英國城市林地所發揮的淨化二氧化碳的效益,每年估計達8,900 萬英鎊 (約新台幣34億元)。
  4. 英國城市地區提供人們自然娛樂之活動效益,每年價值約 25 億英鎊(約新台幣954億元)。

很顯然地,英國政府是希望透過這些「自然資產」的貨幣化數值,彰顯出那些長期被世人忽略的「自然資產」無形價值。

經濟學主角GDP下台,「生物多樣性」登場

除了英國政府統計局的數字之外,為確立未來25年的環境議程,英國財政部也於2019年委託劍橋大學Partha Dasgupta 教授針對「生物多樣性經濟學」(Economics of Biodiversity)進行一項獨立研究。

受託專家在2021年2月總結出一份600頁的報告《The Economics of Biodiversity: The Dasgupta Review》。報告嚴正提醒,傳統的經濟發展漠視了一個隱藏性的盲點 —「自然」。往昔幾十年的經濟發展,已然對地球自然生態造成了「毀滅性的損害」。報告並引用最新統計說明,若要維持人類目前的生活方式,將會需要 1.6 個地球資源才足以支持。

報告也直指,經濟學家習慣以「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來衡量各國經濟成長,然而這是「錯誤的經濟學應用」,因為GDP未把「資產貶值」因素(例如:生物圈的退化)納入考量。同時,未來人類應該以「自然」為基礎,重新建立新形態的經濟發展。

這份報告提早於今年10月各國官員齊聚中國昆明,召開「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 第15次締約國大會(COP15)之前發布,也是希望能引發全球更多的思考與討論。

金融與教育體系具關鍵作用力量

這份Partha Dasgupta 獨立報告,最後提出3項建議

建議一、人類應確保對地球的消耗額度,不超過「自然資產」所能提供的量度,並且應積極進行「自然基礎解決方案」大規模與廣泛的投資。

建議二、改變衡量經濟發展成功與否的標準,引導人類走向更永續的道路。目前使用GDP來衡量經濟成長的方式過於狹隘,並較為關注短期效益。建議各國應該考量納入「自然資產」(natural assets),採取更全面性的「包容性財富」(inclusive wealth)因素來衡量經濟成功與否,而將「自然資本」(natural capital)納入國民核算體系,則是最大的關鍵。

即使現有的「自然資本」核算和評估框架,其設計與衡量都尚待改進,但仍建議政府和企業應積極採用。以及,提升揭露資料品質、建立標準化模式、提供科技支援,都將有助於「自然資本」核算納入國民經濟帳戶中。最重要的是,這些資訊可用來大規模地改善世界各地的決策過程。

建議三、全球金融與教育體系具關鍵的作用力量。目前金融資產體系專門流向「增強自然資產」項目的資金較少。金融體系應該將公共和私人投資引向有利於增加「自然資產」存量的經濟活動,並鼓勵永續消費和生產活動。各國政府、中央銀行、國際和私營金融機構都應參與其中。

企業和金融機構應核算其相關機制與活動對於「自然」的依賴和影響,且需衡量並揭露企業於「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之相關金融風險。央銀行和金融監管機構應增強社會對生物多樣性的共識。我們需要的是「依據可信賴的資料為基礎,建立一套全球標準」,讓企業和金融機構能據以將自然相關因素充分納入決策過程,並評估與揭露自身對自然的使用與影響。

如果上述英國政府與學界是採取巨觀的角度,來探索「生物多樣性經濟學」(Economics of Biodiversity)的可能性;那麼荷蘭金融界則是採取微觀的角度,持續優化「生物多樣性足跡」(Biodiversity Footprint )的衡量工具。

荷蘭金融界改善「生物多樣性足跡」(BFFI)工具4步驟

有感於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對經濟發展與投資形成巨大的風險,以荷蘭ASN銀行為首的幾家銀行,乃率先於2019年共同建置「生物多樣性會計金融平台」(Partnership Biodiversity Accounting Financials, PBAF)。希望藉由匯聚金融業「生物多樣性足跡」的知識與經驗,建立全球標準。

PBAD所使用的衡量工具為「金融機構生物多樣性足跡」(Biodiversity Footpri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FFI),BFFI是一項利用歐盟的 EXIOBASE資料庫衍生而成的工具,可評估金融機構所投資的對象,其經濟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EXIOBASE是一套由歐盟針對不同產業和產品之生命週期,對於自然資源的使用和碳排放總表。目前有3種版本,內容涵蓋5大洲44個國家、163個產業、200多項產品、417 項排放項目、662種原物料。

BFFI的方法包含4個步驟:

步驟一、界定衡量邊界

確認經濟活動與企業(或項目)直接或間接相關的項目,以便界定生物多樣性的分析範圍。為達此目的,不同區域、國家、產業、企業的總收入,將與金融數據提供商和歐盟 EXIOBASE 數據庫中的特定行業進行配對。其結果可顯示出貸款或投資,將與哪些經濟活動相關。

BFFI的「生物多樣性足跡」與傳統「碳足跡」的計算方式,有些差異。往昔有些「碳足跡」的計算方式,僅包括範疇1、2,甚至排除了範疇3。而 BFFI的「生物多樣性足跡」卻必須涵蓋範疇1、2以及範疇3的上游活動(upstream)。至於範疇3的下游活動(downstream),由於牽涉範圍企業和產品過於廣泛,難以精確估算,故可以暫且用模組的方式計算。

步驟二、評估經濟活動相關的環境「輸入」與「輸出」

評估與經濟活動相關的環境「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例如:將經濟活動必須使用到的土地、水和其他資源當作「輸入」,暖化物排放當作「輸出」,評估其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而此部分主要依據歐盟EXIOBASE 「生命週期評估」(LCA)之數據來衡量。

步驟三、轉化為「環境壓力」

將這些因經濟活動而產生的環境「輸入」與「輸出」,轉化為「環境壓力」(environmental pressures)。此步驟類似使用「溫室氣體排放」等量化數據顯示經濟活動對「氣候變遷」的衝擊。

這項工具的「轉化」過程,則使用目前被國際廣泛接受的「ReCiPe 2016模型」,來顯示「環境壓力」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生物多樣性消失的計算單位可用「PDF. ㎡.yr」來表示,指的是「每年」、「每平方公尺」、「物種可能消失的比例」(Potentially Disappeared Fraction of species, PDF)。

步驟四、同步展現質化和量化結果

最後,BFFI強調須同時使用「量化計算」和「質性分析」的說明方式,來顯示企業經濟活動的生物多樣性足跡結果。

荷蘭金融業完成4項「生物多樣性足跡」案例先導分析

2021年7月在官方機構「荷蘭企業局」(Netherlands Enterprise Agency)支持下,荷蘭金融業完成 4項案例先導分析。這4個案例分別是:

  1. 由Achmea IM, ASN, a.s.r asset management, APG, ING等4機構,共同完成以「MSCI世界指數」(MSCI World Index)成分股為對象,計算其「生物多樣性足跡」。「MSCI 世界指數」涵蓋 23 個開發國家之市場 (Developed Markets, DM)大型與中型1,562 支成分股。
  2. 金融機構FMO針對其於祕魯企業 Agrovision(蔬菜種植、包裝、運輸)的金融貸款,進行生物多樣性影響之研究。
  3. 金融機構ING 針對其於荷蘭企業De Rietstap (太陽能裝置商)的金融貸款,進行生物多樣性足跡檢視。
  4. 銀行NWB 檢視其參與荷蘭水務公司Waternet 生物多樣性足跡的成效。而Waternet 水務公司專門負責執行阿姆斯特丹與周邊的水務供給與管理。

該分析報告對上述4個案例,依據4個步驟,提出了詳細量化與質化的結果。此外也針對BFFI的方法論以及實際結果,提出綜合結論。特此摘錄其中4項結論如後:

結論一、迄今為止「氣候變遷」和「土地使用」,是促成「生物多樣性消失」的最主要因素。

結論二、「範疇 3 的上游活動」對生物多樣性衝擊評估至為關鍵,而「範疇3 的下游活動」也同樣重要。例如:太陽能生產乾淨能源,導致「範疇3下游活動」 避免了溫室氣體排放;或是水資源公司排放淨化水,避免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這些「範疇3下游活動」對避免環境負面影響,很重要卻甚難量化。即便如此,這些範疇3的上下游生物多樣性足跡,仍是政府政策或投資組合的重要依據。

結論三、目前使用的ReCiPe 模式是以國家為依據,尚未達到更精確的地域性(或地理性)之足跡轉化考量,引用時必須謹慎。

結論四、BFFI 工具可應用於 1,500 家跨國公司的足跡指數。

對荷蘭金融機構「生物多樣性足跡」的4項建議

同時,有鑑於金融業掌握資金流向,是總體產業的領頭羊。該分析報告並且建議全球金融機構:

  1. 應儘早展開「生物多樣性足跡」的研究與衡量,以瞭解其內涵並提早佈局思考組織將如何從中獲益。
  2. 使用「生物多樣性足跡」為基點,與被投資方、投資方討論溝通。
  3. 金融機構可以將「生物多樣性足跡」當作墊腳石,據以對內向上、對外擴大溝通。並將此與金融機構決策或其他領域行動聯繫起來,例如:SDG或SFDR(Sustainable Finance Disclosure Regulation)。
  4. 不要等待完美的數據出現,然後才採取行動。即刻著手改進生物多樣性相關數據之蒐集、質與量、可用性。並且在「生物多樣性會計金融平台」 (Partnership for Biodiversity Accounting Financials, PBAF)或「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 )等國際平台,分享寶貴經驗。

近年許多機構已經再三證實,地球的「生物多樣性消失」已如「氣候變遷」的危機般達到三級警戒狀態。只是保育生物多樣性的挑戰,其困難程度更是艱鉅、複雜。當全球各國政府、金融業眼光紛紛轉向生物多樣性,投入第一線戰力時,台灣的金融業,準備好啟動了嗎?

 

核稿:倪上筑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

《The Economics of Biodiversity: The Dasgupta Review》
Dasgupta Review: Nature’s value must be at the heart of economics
Biodiversity Footprint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xploring Biodiversity Assessment in 4 cases
COP15在昆明 中國是否能為生物多樣性進度貢獻領導力?
圖片來源:v2osk


延伸閱讀:
什麼是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
WEF:企業投資大自然 創造10兆美元價值和3.95億個工作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