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企業的管理者都認為財務資訊與非財務資訊的揭露是重要的,卻只有少數的公司能夠蒐集到這些資訊呢?這主要是因為即使企業對於無形資產的投資遠高過於有形資產,但是傳統的會計系統仍是較適合用來計算有形資產的價值。值得一提的是,多數公司正在努力縮小內部與外部的資訊落差。大約3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企業正在努力蒐集有別於以往的新資訊,並創建新的工具來進行數據的分析,讓資訊更容易被理解。
高階管理者們認為,整合績效信息的不同方面對內部和外部的決策都很有用。強調採用綜合思考和報告的重要性,接受調查的絕大多數高管中有83%認為,採用國際整合性報導架構(IR),可以讓企業更成功。
以下為「 Purpose Beyond Profit」報告的關鍵發現:
■ 93%的管理人員同意,如何有效地解讀企業營運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很重要;
■ 96%的人同意將財務和非財務績效結合在一起,可以提供企業更具前瞻性且長期的決策視角;
■ 只有28%的人對其公司揭露的策略資訊(包括目標和能力)表示高度信心;
■ 只有24%的人對商業模式報告(包括為不同利害關係人所創造的價值)表示高度信心;
■ 只有24 %認為他們在公司滿足外部的資訊需求方面做得很好。
調查結果也反映了最近對投資者的研究結果,該結果強調資訊揭露的「品質」與「數量」一樣重要。投資者聲稱,非財務資訊的蒐集既費時又費錢,導致許多公司揭露的盡是一些低品質資訊,且揭露大量的非具體資訊,像是在作文比賽。
根據特許財務分析師協會(CFA Institute)2017年對投資者的調查提出,限制非財務資訊揭露的最大因素包括缺乏適當的量化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資訊數據缺乏長期可比性和可信度高的品質。
儘管高階管理者們認為滿足投資者的需求依然是重要的,但滿足客戶和其他利害關係人需求的報告將成為未來企業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客戶和投資者以外的利害關係人的重要性不斷增長,企業需要新的管理、衡量和領導模式來實現其目標,並為所有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
為了企業的長期發展,即便在執行對的事情上會有一定的難度,正確事情的衡量是必須的。綜合揭露報告的發展以及呈現方式和商業行為的優化方法,是推動企業價值創造更清晰和理解的重要發展。還有必要擴大在會計和報告系統中考慮的績效維度以及所用的時間範圍。
企業要能夠長期的永續發展,對於非財務績效的衡量將會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資訊揭露的相關報告內容及呈現方式,可以讓企業所創造的價值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傳遞給利害關係人。在未來,傳統的會計報告中,勢必須要融入更多元的資訊,而非只提供財務數字給投資人,已達到更有效的溝通。
資料來源:Research Reveals Gaps in Reporting and Understanding Value Creation
圖片來源:Ken Teegar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