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授予政府採購合約時朝向更創新、更綠色及更永續的標準;
(2)政府採購廠商的專業化;
(3)提升歐盟裡或者是歐盟國設立於歐盟之外第三地中小企業進入歐盟採購市場的機會;
(4)增加採購招標數據的透明度、健全性和品質;
(5)採購流程的數位化;
(6)歐盟各地政府採購廠商之間的更多合作。
歐盟執委會將持續支援各會員國充分發揮政府採購規範所帶來的新的可能性,並期許能建立政府當局與利害關係人的合作夥伴關係,進而改善現時的採購制度。
背景:
為刺激歐盟會員國的經濟成長與開放投資,歐盟目前正積極透過「歐洲投資計畫」(Investment Plan for Europe)及「歐盟學期」(European Semester)為主要手段,以達成協調會員國發展經濟政策與整體繁榮的目標。這些政策需要結構性的改革做為基礎,以促進創新和成長。正因如此,將焦點放在自國家層級與歐盟層級來提升歐盟單一市場的功能以及去除投資障礙,顯得十分重要。
歐盟藉由政府採購與政府投資管道,每年都支出相當可觀的金額高達2兆歐元,這數字相當於歐盟「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14%。確保納稅人的錢能夠有效率且有效果的回饋運用,是歐盟的共同利益。
歐盟執委會將持續密切監督各國將歐盟的法規轉變為國家法令,同時並將持續協助政府當局了解政府採購,充分利用政府採購的各種可能性。
於此同時,如同歐盟執委會稍早於今年9月宣布的「產業政策戰略」(Industrial Policy Strategy)方針與原則,歐盟執委會持續力求在自由貿易協定中,締結更積極的採購規章,以助歐盟企業出口貿易。當務之急是儘速化解歐盟執委會「全球採購工具」(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Instrument)提案於「歐洲理事會」(EuropeanCouncil)中的僵局。
「歐盟單一市場」(Single Market)-「歐盟單一市場」是指歐盟內部國家之間,彼此的商品、服務、人才和資本可以自由流動,如同在一個國家中的單一市場。產生的經濟效應有三。其一,藉由擴大市場,最佳化資源配置使生產效率提高;其二,加速生產要素的積累及流動性;其三,透過資源配置的優化、生產要素的高度流動,重新在地理上為歐盟內的產業定位。
「歐盟學期」(European Semester)-「歐盟學期」(European Semester)是目前歐盟協調會員國經濟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基本程式是各會員國向歐盟提交年度財政和經濟結構性改革政策措施,歐盟執委會進行分析和評估後分別提出國別建議並督導實施。這是有鑑於希臘、西班牙等國對歐盟產生的債務危機,歐盟經濟與財政部長委員會議於2010年9月7日所達成的一項監督協調機制。
「全球採購工具」(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Instrument)-此係歐盟執委會於2014年提出。此項提案主要的目的,是為歐盟會員國的企業打開封閉的全球政府採購市場大門,提升全球政府採購市場的競爭力與透明度。此舉將有助全球政府採購廠商提升比較利益,消除不對等或不公平的限制。倘或政府採購案涉及前述的採購限制時,此項提案亦允許歐盟執委會進行調查。
來源網站: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IP-17-3543_en.htm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