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PAS 7000九大核心指標群/六大附加指標群
標準模組化 制定分級供應商管理模式
PAS 7000的最大特色在於雖然以模組化的方式建立標準,但運用起來具有一定程度的靈活性,企業可依照供應商的重要性、採購金額大小、是否為關鍵原物料供應商等條件,透過彈性搭配兩大指標群將供應商分為七個等級(如圖二),並訂定供應商的分級規範,讓供應商與企業共同達成永續管理目標。企業可依據需求確實掌握供應商資訊與進行分級管理,降低供應商可能帶來的營運風險,同時增加企業主與供應商之間的互信關係。目前全球第一個取得PAS 7000驗證的企業是印度的馬具與皮件製造商Kings International,該公司選擇符合所有指標的等級七進行驗證。Kings International的總經理Venkataram Arabolu表示:「通過PAS 7000不僅展現了我們的承諾與領導力,同時也是帶動印度成為出口中心的驅動力。」
圖二、PAS 7000之供應鏈分級方式
發揮夥伴合作精神 實現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2016年1月1日聯合國正式啟動2030永續發展議程(Agenda 2030),其中鎖定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SDGs),接續2015年到期的8項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MDGs),成為下一階段全球共同面對的永續目標與課題。相較於MDGs,SDGs包含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近一步納入氣候變遷以及全球的和平、公正等多元議題,由於永續議題之間具關聯性與跨地域性,需要跨組織、企業,甚至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與溝通,也因此SDGs的第17項目標為「強化全球夥伴關係」,即強調面對全球性的永續議題時,我們不應再單打獨鬥,而是整合各單位的夥伴力量,朝向共同的永續未來邁進。
對企業來說,供應商左右營運的持續性與品牌商譽,是關鍵且不可或缺的合作對象,企業善盡供應鏈的永續管理責任,可透過供應鏈管理國際標準,更充分掌握供應商資訊,進一步制定供應商的分級管理制度,甚至藉由供應商的溝通與輔導進一步將永續理念推展至供應鏈,除了降低可能的經營與財務風險,更能擴大企業的影響力,提升供應鏈的永續管理能力,發揮1+1>2的力量,共同參與及達成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延伸了解》PAS 7000 供應鏈風險管理
圖片來源:Graphic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