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來說,食品業發生食安問題時,消費者會為了自己的健康而發起廣泛的討論與批評。當政府留意並回應消費者的批評時,就會因此制定新法規,而消費者拒買也讓企業的營收減少,使該企業的投資者顧慮自己的利益受損,便對企業高層施壓。
也因此,企業永續報告中的「重大性分析」在這方面很有價值;因為企業可透過鑑別,了解哪些關鍵議題同時對企業與利害關係人均重大且須立即回應,更清楚企業的風險藏在何處。知道風險所在後,再找出受風險影響最大的利害關係人,並積極與之溝通,便有助危機的預防與危機發生後的處理,讓危機管理更為完善,也可做為高層決策的參考。
正如編寫CSR報告時,不同章節的資料多數是由不同部門提供;應對不同的利害關係人,也該由不同部門參與溝通,當一個議題為多種利害關係人留意,讓各相關部門都關心此永續議題便極為重要,雙方才能達到更有效的溝通。
延伸閱讀: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GRI)推出新實質性鑑定服務:Materiality Matters Check
文章來源: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Risk Management – A Model for Multination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