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研究】呈現企業價值與改進營運的契機:整合性報告

《重點摘要》整合性報告可以揭露企業所創造的價值,同時作為管理高層與投資者的決策依據,本文介紹了編寫整合性報告的步驟,有助企業呈現自身價值並改進營運的程序。
永續報告、永續管理與永續績效三者間的關聯日漸增長,另一方面,外界對於企業在長期績效與追求永續目標上,期望也越來越高。為了因應此趨勢,不少企業開始發行整合性報告書,既揭露永續績效,也能加強營運中不同領域的聯繫,另外還為整合性的決策考量開闢途徑,作為投資者與企業高層的參考。整合性報告書能促進企業與投資者、股東之間的溝通,因此有助經濟穩定的成長。
整合性報告的意義
若要管理促成價值的因素,整合性報告是一個辦法,讓企業的視野不侷限於財務與生產,能更全盤的考慮,將人資、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因素納入考量,再回頭看出這些因素如何又對財務產生影響,然後在策略的層面將整合性資訊付諸應用。
引進並推行整合性報告是持續不斷的工作,在了解關係人與發行報告之間不斷循環,且過程中會有許多修正與調整,讓決策與溝通日漸完善。
合時的實施指南
要從傳統財報發展到整合性報告,對企業而言是很大的挑戰,因為目前雖有發行整合性報告的架構,但是編寫指南仍然少見,所以為企業寫一份貼切反映現況的整合性報告不容易。本文的目的就是幫助企業能寫出一份整合性報告,說明企業可怎樣看出自己為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控管創造這些價值的流程,及如何將相關績效向外公布,已發行類似報告的企業則可以藉此審視流程可否再進步。
整合性報告三大基礎與五大階段
企業若要編寫整合性報告,就要先確定內容的方向,這就應從以下三大基礎開始:
●重大性分析
根據投資者與其他利害關係人的意見,了解對企業而言有哪些重大的議題,應在報告中說明。所以企業該制定一套對話程序,既知道兩者間有哪些重大議題,也彌補公司與投資者在溝通上的落差,同時促成由外而內的了解,讓管理階層綜觀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明白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企業。
●說明價值的創造
企業要知道如何為各方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而價值的定義得在溝通中找出,所有應該同利害關係人積極對話,另外,如何衡量管理決策也會改變對價值的定義。
●衡量影響與衝擊
將創造價值的相關資訊有系統的整理,再呈現給管理階層,有助其控管企業造持的影響。
確立以上三個基礎之後,就進入了接下來實施的五個階段,讓整合性報告的成果考以融入企業的運作:
■階段一:向外接觸,與各方利害關係人溝通(在議和中找到重大性議題)
■階段二:辨別為利害關係人帶來的價值,並照其調整公司的策略(看出公司創造價值的過程)
■階段三:修改公司內部程序,使其與新策略一致(找出整合性報告要用的資訊與指標以及對公司價值程序的影響)
■階段四:建立整合性資訊控管機制(整合所有相關管理資訊)
■階段五:整理整合性資訊,用於與投資人有效的溝通(總結以上工作,以寫出整合報告)
實施階段 | 引導問題 | 報告中呈現的成果 |
階段一:向外接觸 |
|
|
階段二:價值與策略 |
|
|
階段三:營運新程序 |
|
|
階段四:控管機制 |
|
|
階段五:有效溝通 |
|
|
以上各階段是資誠根據與客戶合作的經驗而得出,對其他企業也有參考價值。
圖片來源:Ronald Sarayudej
資料來源:資誠會計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