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TCSA之評選作業,分別頒發四大獎項類別-鼓勵企業執行永續績效之「企業綜合績效」、各單項績效評選獎項之「企業卓越案例」(共13項)、企業資訊揭露透明之「企業永續報告」,以及表揚致力於推動企業邁向永續發展相關工作貢獻卓著、足堪典範之個人的「企業永續傑出人物獎」,所評選出之國內企業永續績效卓越成果、出版優質企業永續報告書及傑出人物,彰顯臺灣永續模範企業。在252家報名參賽企業中,計有192家報名CSR報告獎(其中第1類資本額新台幣60億元以上者148家、第2類資本額新台幣60億元以下者44家),另有50家連同報名「英文報告書獎」,以及93家(含80家台灣企業、8家外商企業及5家大學)報名綜合績效類,另卓越案例獎(計有401件)部分,以社會共融64件、創新成長58件及人才發展48件等三項報名家數較高,今年首次增設之「資訊安全獎」受到企業重視,計有24家企業報名,以實際行動回應此新興之國際永續發展議題。合計總參賽項次已達743件,成長率達25%。
此外,為鼓勵更多大專院校、醫院共同參與,特增設「大學USR永續方案獎」,旨在獎勵大學推動社會責任實踐方案,善用學校資源,促進地方創生成效;以及「醫院HSR永續方案獎」,以獎勵醫院推動國際或國內社區/遠距民眾醫療、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及家屬社會關懷與心靈照顧。首次徵件即吸引29所大學37件案例及14所醫院23件案例報名參加,使各界看見國內大學及醫院不同凡響的社會影響力。
類別 | 項目 | 2019 (件數) | 2020(件數) | 成長率(%) |
---|---|---|---|---|
傑出人物 | 傑出人物獎 | 5 | 7 | 40.0 |
報告書類 | 中文企業永續報告獎 | 177 | 192 | 8.5 |
英文企業永續報告獎 | 47 | 50 | 6.4 | |
綜合績效類 | 台灣企業 | 74 | 80 | 8.1 |
外商企業 | 8 | 8 | 0.0 | |
大學 | 3 | 5 | 66.7 | |
卓越案例獎 | 社會共融獎 | 71 | 64 | -9.9 |
創新成長獎 | 44 | 58 | 31.8 | |
人才發展獎 | 48 | 48 | 0.0 | |
創意溝通獎 | 22 | 33 | 50.0 | |
氣候領袖獎 | 28 | 27 | -3.6 | |
透明誠信獎 | 19 | 23 | 21.1 | |
循環經濟領袖獎 | 19 | 21 | 10.5 | |
供應鏈管理獎 | 15 | 18 | 20.0 | |
永續水管理獎 | 10 | 12 | 20.0 | |
性別平等獎 | 9 | 13 | 44.4 | |
資訊安全獎 | - | 24 | - | |
大學USR永續 方案獎 | - | 37 | - | |
醫院HSR永續方案 | - | 23 | - | |
合計 | 477 | 743 | 55.8 |
今年參獎企業以臺灣企業為主,佔95.6%,外商部份共計11家,佔4.3%。國際間大多數跨國企業因應利害關係人需求,母公司多會出版全球性企業永續報告書,並含括各地區概略之營運狀況,但因本獎強調於臺灣營運狀況之揭露,故外商在臺灣分公司/子公司撰寫臺灣地區報告書之家數較少,但參與家數與去(2019)年(10家)相比仍多出1家。本基金會將持續鼓勵並在臺外商積極推動企業永續資訊揭露,並致力於各領域的永續作為,除能落實母企業國際視野下的永續願景外,期待表現優異者可成為國內企業觀摩學習的對象。
產業別部分依主計總處之19大項產業分類進行統計,顯示金融保險業佔22%,其次為傳統製造業(20%)、電子零組件製造(12%)及教育服務業(12%),其他11餘個行業多在10%以下,從此結果中可看到參獎企業所屬產業相當多元,顯見本獎項已獲國內不同領域的企業所重視。自TCSA舉辦以來,過去十三年金融保險業不論在報告書撰寫品質的提升、參與各類永續議題倡議之程度,以及派送CSR專責人員參訓的規模等,在國內各產業間為最積極者,堪稱產業表率。另參獎企業中,上市公司有132家(52.4%)、上櫃公司20家(7.9%)、未上市上櫃(含NGO/NPO 家)則有100家(39.7%)。
企業採用GRI準則撰寫CSR報告書及經第三者查證/確信之比例,為該國家或地區永續資訊揭露符合國際水平的重要指標。今年度在所有參選的企業中,使用GRI Standards者有182家(94.8%)、GRI G4者有3家(1.6%)。顯見國內此採用具國際共識性CSR報告規範者之比例甚高,高於國際間之平均值(約65%),在各國間應屬名列前茅者,整體參獎企業CSR報告具相當優秀的出版品質。使用GRI Standards者大幅提升的原因,為GRI Standards於2016年10月19日正式發行後,自2018年7月1日全面取代GRI G4。
今年參獎企業CSR報告進行第三方查證/確信之比例達88%以上(169家),其中採用AA1000者有129家佔67.2 %、ISAE 3000者有40家佔20.8%,二者採用比例與去(2019)年數值差異有限,但仍高於國際間之平均值(約50%)。目前國內CSR報告查證標準仍以AA1000為主,金管會證未來如擴大第三方查證/確信的要求對象與範圍,則ISAE 3000之應用比例預期將會進一步增高。
此次參獎的企業中,首次參加本獎的企業有75家(29.8%),相較去年為53家(26.9%),在家數上幾近倍增,比例上亦有顯著提升。未來金管會如延續強制特定公司編寫CSR報告書之政策與擴大適用範圍的趨勢下,預期未來CSR報告的新參與者及參賽者之數量仍將會持續增高。
整體觀之,歷年來參與本獎項企業永續資訊揭露之品質相當優秀,由今年獲得TCSA報告獎白金及金獎企業之比例將近七成(69.5%)即可得知。雖國內主要的大型企業對於CSR報告製作之技巧、重大性分析之執行、文字與圖表之定性定量資訊呈現,已累積相當的經驗,成績表現於前緣者,整體而言其國內企業出版品質已達國際水準。此外,大多數企業CSR報告於重大性議題揭露之掌握、公司績效展現與負面消息之透明揭露,以及CSR主要績效數據之呈現方式等之撰寫技巧,有很大的進步。另國內企業主動地在企業CSR報告中,具體回應並研擬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亦有相當比例的增加,但回應的深度並不一致,表現績優者已融入經營策略、規劃具體方案設計及呈現對應績效。各企業CSR網站專頁對於線上影音互動性設計與展現,雖較往年已有所提升,但相較於國內CSR實體報告水準之提升幅度,以及國外企業網站的設計之水平而言,企業CSR網站之規劃與運作現況尚有相當的改善空間。
針對今年參選各企業CSR整體表現觀察,在資訊揭露及績效提升等面向上,提供主要可持續精進之處如下:
在今年報名參與TCSA綜合績效類獎項的家國內外企業(國內企業80家、國外8家),經初選及複選後,獲推薦進入決選者製造業及服務業分別有16及17家,競爭最後的十大企業永續典範獎;由於各入選企業均為一時之選,不論書面備審資料及簡報表現均相當優秀,經決審委員依評選準則,審慎綜整各類績效後,才相當不易地完成評選任務。謹彙整各進入決選企業之主要績優亮點及標竿表現如下,提供未來有意參選的企業參考: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自2015年起強制四大類特定公司及資本額50億元以上的企業編寫CSR報告書之政策,與近四年來企業CSR數量明顯提升之表現甚具關連性,而本基金會多年來推動TCSA評選與舉辦諸多研習推廣活動,亦發揮相當的推進效果,此正是政府與民間在此國際永續風潮中攜手合作的成果。
臺灣企業是臺灣競爭力的表率,在此CSR國際主流議題之衝擊下,若企業提高對永續的認知與努力,相信必能提升臺灣在國際的形象。金管會已於今(2020)年8月發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期能透過金融機制,引導企業及投資人重視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議題,促成投資及產業追求永續發展之良性循環,藉由公私協力合作達成我國減碳及永續發展目標;金管會復於同年9月公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以「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良好互動管道」、「接軌國際規範,引導盡職治理」及「深化公司永續治理文化,提供多元化商品」等5大主軸為中心,合計39項具體推動措施。各界期待金管會未來能夠積極落實,以與國際金融管理市場管理潮流同步,進一步提升國內整體企業永續之水平。
資料來源:TCSA
圖片來源:Fauzan Saari
延伸閱讀:
氣候變遷下的亞洲永續發展新星!解析驅動台灣永續揭露關鍵力
新時代永續報告要這麼寫…從紙本到ESG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