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7 | 作者:CSRone Amy Lin

有關水風險… 投資人看到了,企業呢?

水就是生命。人類所有生存活動都和水有關,不僅我們人體體重有 6 成以上是水,水資源對於社會的基礎建設、生活設施、糧食生產、製造衣服,甚至廢棄物處理、環境清潔等各項活動,從身心健康到休憩娛樂,都與水息息相關。

氣候變遷與人口膨脹,水成為稀缺資源

根據國家地理雜誌報導,地球將近 70% 被水覆蓋,然而大多數是鹽水和海洋,僅有 2.5% 為淡水;若除去冰川和雪原,人類能夠輕鬆取得的淡水更僅 剩 1%。本質上來說,地球上只有 0.007% 的淡水,卻必須養活 80 億人口

聯合國數據也顯示,1980 年代以來,由於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和消費模式,全球水資源使用量以每年 1% 的速度在增長。預計到 2050 年將比目前的用水量增加 20% 至 30%。 超過 20 億人生活在缺水嚴重的國家,大約 40 億人在一年中至少有一個月經歷嚴重缺水。

台灣近年也面臨水不夠的窘境。嘉南區域灌溉用水約需2.3億噸,但到去年底包括曾文、烏山頭水庫合併只剩2億噸水。經濟部農田水利署乃公告,2023年一期1.9萬公頃嘉南稻作面積,將停灌休耕。

不僅全球河流和湖泊面臨乾涸危機,世上最大的37個地下水庫,有21個正在快速萎縮。同時水污染也隨著經濟增長而加劇——至今全球仍有 80% 廢水未經處理即任意排放,嚴重影響淡水的質量、生物多樣性和全球健康。 

水是全球共有的稀缺資源,必須依賴產官學界跨領域合作,從生態價值鏈做思考,進行整體決策與行動,始能奏效。日前國際投資機構開始動起來,期能以資金的力量,督促企業重視水風險、採取護水行動,以達成 2030 年永續目標。

Ceres:投資者對水資源 6 大期望 17 項指標

2022 年 8 月,由國際非營利領導組織 Ceres 號召,包括全球養老基金、主流資產擁有者、社會責任投資者等 64 個投資簽署方,代表 9.8 兆美元資產管理的金融機構,展開一項「水資源評估融資計劃」(Valuing Water Finance Initiative, VWFI)。這項計畫與聯合國 2030 年永續發展目標 SDG6(水資源)保持一致。

Ceres 與其他投資者及 NGO 夥伴合作,從科學分析之基礎,針對 2030 年制定出一套明確的目標與步驟,以督促企業把水視為「財務風險」。初期加入該倡議的有 72 家水足跡較高的公司——這些公司處於水風險管理旅程的不同階段,但都於其業務營運和全球供應鏈中甚具潛力,能夠更妥善地管理和保護淡水,以推動全球變革。

Ceres 將這項基於科學、可操作的目標設定的框架工具,稱為「企業對水資源的期望與估值」(Valuing Water Corporate Expectations)。框架既適合投資機構檢視企業的水財務風險,更適合企業決策參考。

Ceres 也強調,全球有關水資源的披露框架,包括 CDP、GRI、CDSB 和 SASB 等皆有其顯著的功效,Ceres不再建立另外一套新的揭露框架,而是利用現有的指標和數據,整合出全面性且雄心勃勃的2030年公司水風險管理之期望與指標,方便投資人據以進行檢驗。

Ceres 提出的 2030 年水資源 6 大期待,包括:

一、水資源量:公司對其價值鏈中缺水地區水資源可用性,不造成負面影響。

二、水資源品質:公司對整個價值鏈中的水品質,不造成負面影響。

、保護水生態系統:公司營運不影響淡水供應,以及與水生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並積極致力復原其業務所依賴的棲息地之退化。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付費暢讀完整內容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