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1 | 作者:CSRone王詠葎

【藝術CSR】永續跨界對話: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與影響力

(「SDGs Art永續藝術對話: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講者、主持人及與談人,左至右,策展人王焜生、獨立策展人兼國藝會董事胡永芬、藝術家羅盈嘉、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岳鴻飛)、 BCSD Taiwan策略發展總監王玲珉,共同為與會者討論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圖片來源:Gita.Art)

全球各地極端氣候事件與災害頻繁,所帶來的影響與衝擊是全球政府及企業面臨的急迫議題。隨著各大產業,科技、金融、製造等各產業紛紛提出淨零排放承諾,及交出持續減碳的成績單,藝術產業也不應置身事外。從蔡國強策劃的金門碉堡藝術展,到近幾年成為國際藝術標誌的瀨戶內國際藝術季,都顯示著,藝術不僅活絡地方發展,更可以喚起人們對於社會、環境、人性議題的關注。不過,針對氣候變遷的風險與行動,台灣藝術產業仍屬於相對落後狀態。

「SDGs Art 永續藝術對話: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研討會邀請獨立策展人兼國藝會董事胡永芬、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岳鴻飛),帶來產業觀察。邀請到BCSD Taiwan策略發展總監王玲珉擔任座談主持人,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獨立策展人王焜生及水墨藝術家羅盈嘉擔任與談人,探討藝術產業應採取氣候行動方法與貢獻,共同透過永續與藝術的對話,找到最佳解方。

CSRone永續智庫、Gita.Art藝術平台嚴德芬:以藝術為介面,為企業永續帶來溫度、點燃熱情

CSRone永續智庫暨Gita.Art藝術平台創辦人嚴德芬
(CSRone永續智庫暨Gita.Art藝術平台創辦人嚴德芬/圖片來源:Gita.Art)

CSRone永續智庫暨Gita.Art藝術平台創辦人嚴德芬指出,自2007年深耕企業永續發展到至今,許多方法學、揭露架構(framework)、專業術語、方法學等資訊萌發。然而在多年的觀察下,深刻體認到少了一個可被點燃的熱情,而藝術是極佳的介面,讓永續從此不僅是規範和框架和壓力,更是能啟發感動的文化與難忘的美感,甚至是個人的生活中。

已連續舉辦兩年的SDGs Art,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17項目標為主軸,以藝術為介面,傳遞永續精神。今年則以「氣候飛輪下的大地生息」為題,從藝術家之眼,以木雕、繪畫等手法,探討氣候變遷議題。SDGs Art 2022更實際盤查碳足跡,期望透過低碳藝展初步實踐,引發更多藝術文化領域的低碳創意作為。

獨立策展人胡永芬:4R+E、團結共學,讓藝術產業持續發揮影響力

 獨立策展人及國藝會董事胡永芬
(獨立策展人及國藝會董事胡永芬/圖片來源:Gita.Art)

獨立策展人及國藝會董事胡永芬則從台灣藝術圈近期發起的支持國際和平行動,及參與藝術氣候行動聯盟談起,除了反思藝術家可以做什麼,更可以擴大視野思考,作為一位世界公民,在面對全球性的自然環境保育等議題,藝術可以如何發揮影響力?

在近30年來的策展經驗中,胡永芬觀察,展覽產生許多一次性的廢品,特別是大型展覽,往往耗費、浪費許多資源,卻鮮少被關注。儘管過去尚未意識到透過展覽可以如何為氣候變遷盡一份心力,不過過去在策劃展覽時,也已初步將氣候行動融入其中。胡永芬分享2009年於台北當代館策劃的《派樂地》展覽,在佈展過程中,盡量減少木作的消耗,同時凸顯出空間本身的性格,例如建築空間、材質、年代等等,觸發觀者去感受藝術作品與展場建築之間的關係。

在2020年在歐洲成立的畫廊氣候聯盟(Gallery Climate Coalition, GCC),更讓全球藝術產業更進一步討論 – 藝術界在氣候變遷行動下的角色。而胡永芬提供了兩大建議方針,分別為「4R+E」及「團結共學」,鼓勵身在藝術產業的從業人員,不僅僅傳達藝術作品的主題,更能將氣候變遷的意識融入於展覽當中。

「4R+E」代表著:減少使用(Reduce)、循環再造(Recycle)、重複使用(Reuse)、替代使用(Replace)及高效節能(Energy-efficient)。藝術團隊可透過減少使用一次性耗材,循環再造與重複使用展覽用料,選用低環境影響的材料,並且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而藝術界缺乏永續專業背景人才,因此胡永芬也建議藝術各界可透過「團結共學」,共享知識及經驗,以達到「4R+E」。可執行的面向包含:

放眼全球的角度,百年藝術拍賣商佳士得(Christie’s)在2021年10月出版環境影響報告書(Environmental Impact Report),全球各大博物館,如英國自然史博物館(National History Museum),及英國工藝設計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V&A)等,皆紛紛許下淨零承諾。不過,台灣的藝術圈對於氣候變遷仍持續觀望,未積極採取行動。目前台灣尚未有畫廊提供碳足跡盤查報告,更遑論加入國際型的倡議組織,如畫廊氣候聯盟等。

胡永芬最後也勉勵,氣候變遷是全人類需共同面對的議題,且更應當反思,作為一位藝術公民能夠做什麼?藝術產業能透過自己的專業提供什麼?在可預見的未來,國際性藝術節或博覽會,將會透過客觀的碳足跡報告,評定申請參展的畫廊或藝術團體可以參加哪一等級的展會。期勉台灣藝術界能夠持續與國際接軌!

台北當代Robin Peckham:藝術,與企業共生、共存、共榮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岳鴻飛)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岳鴻飛)/圖片來源:Gita.Art)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岳鴻飛)則帶來豐富的全球標竿企業與藝術合作案例,同時以案例探討藝術與企業CSR專案的連結,應如何彰顯企業永續價值,並為世界帶來正面影響,提供與會者參考。

長期支持全球各大博覽會,包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及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的瑞士銀行(UBS),透過收藏、贊助及展覽與藝術家們合作。在過去60年來,瑞銀在全球區域透過小型藝術品收藏,或委託該地藝術家創作出展現各區域特色的作品,以豐富收藏。同時瑞銀也將藏品展出,如2005年於紐約當代藝術館(MoMA)展出收藏品,顯示著藝術已深植入瑞銀的DNA中。

全球最大時尚奢侈品銷售集團LVMH,則是將集團經營與藝術業務分開,創立「路易威登藝術基金會」(Louis Vuitton Foundation)成立美術館,專門展列收藏。而值得一提的是,美術館租賃的公共土地,將在2062年合約到期時,將土地及建築物所有權將轉回巴黎市政府手中。另外,珠寶與製錶品牌卡地亞(Catier)則是以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先內部策劃展覽,再將展覽移至世界各地舉行,如2021年6月於上海展出的「古董珍藏系列」。

跨國企業以建立美術館等形式型塑組織文化,並為利害關係人帶來附加價值。另一方面,餐飲、酒店管理(hospitality industry)品牌亦透過藝術為其品牌加值。ABSOLUT VODKA則創立Absolut Art Award,為藝術家和藝術作家提供了完成創作所需的支持,與藝術產生連結。Ruinart酒莊則委託藝術家創作,透過藝術傳遞自己的理念,如2021年委託Tomás Saraceno 創作Aerocene project,深切反映出品牌(如溫度上升致使葡萄收成提早)與氣候變遷關連。而Red bull 則是透過贊助藝術實驗活動,傳達出富含積極與創意的品牌特質。企業透過贊助或委託創作,開啟了藝術與品牌的自我對話,期待消費者可以將品牌與藝術聯想在一起,同時有助於藝術發展

Robin Peckham也提到了全球許多知名藝術家創作,透過作品激起眾人對環境的省思。 世界知名視覺裝置藝術家Olafur Eliasson在2003年於倫敦泰德美術館(Tate Museum)展出的《氣象計畫》( The weather project ),在室內空間中重現天氣、氣候的變化,讓觀者比在大自然中,感受到更真切的天氣事件的與大自然力量。奈及利亞藝術家Otobong Nkanga則對於環境極其敏銳,並擅於從生活與大自然中,如礦物質、植物、 泥、 人取材,作品反映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大型藝術博覽會亦對永續多有著墨,Robin Peckham表示,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一直以「永續」(sustainability)作為營運目標與宗旨,除了減少一次性的消耗、重複使用材料外,也透過藝術作品傳達概念主題。在2021年舉辦的台北當代也展出多項與永續相關的藝術作品,如艾未未的《行之道》,關注全球難民與反思戰爭議題、豪華朗機工的《日光域》以數百個回收玻璃瓶構成,充滿著環保永續意識等。另外展覽同時響應 「#TOGETHERBAND 計畫」,以回收的海洋廢棄塑料及沒收的非法武器,製作17色的特製手環,象徵並呼應聯合國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最後,Robin Peckham也提醒,藝術應與企業本業結合,彼此相互輝映,並非「漂綠(Green-washing)」,為企業建立全新的形象。更是透過創作者感動人心的藝術作品,介入企業文化、社會實踐,將人們聯絡起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從大地氣候變化,看見藝術產業氣候風險

談起關心藝術產業的氣候變遷議題,始自於2002年納莉颱風,當時造成台北捷運淹水,經濟損失高達300億新臺幣;以及2008年8月在颱風警報的影響下,台北藝博是否要停辦。這些事件的發生,讓時任畫廊協會秘書長的石隆意識到,不只是科技大廠,藝術產業也開始面臨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且近幾年極端氣候事件頻率越來越密集災損害程度越來越高,讓多數位在一樓的畫廊面臨淹水的風險。

因此,石隆盛建議,政府部會如文策院、文化部應正視藝術產業的氣候風險,並成立專責機構推動藝術產業邁向淨零排放。目前文策院已逐步推動「綠色畫廊執行方案」,然仍需各界通力合作。石隆盛也特別分析,藝術圈不能閉門造車,應當跨領域合作,如國外案例,旨在推動藝文發展的非政府組織創意蘇格蘭(Creative Scotland),便廣邀環境工程背景人才合作,協助計算探足跡、設計減排方案等。儘管目前台灣藝術產業的營業規模相對其他產業低,未感受到迫切減碳需求,然而在各國積極佈局淨零排放的目標下,在不久的未來,政府將會對藝術產業明訂減排規定。同時國際性的藝博會也可能以碳排放設立參展門檻,換言之藝文團隊現在若不積極面對,將會面對更多門檻與障礙。

 SDGs Art 2022 展場一隅
(SDGs Art 2022 展場一隅/圖片來源:Gita.Art)

獨立策展人王焜生:實踐低碳藝術展覽的理想與挑戰

作為SDGs Art 2021 及 SDGs Art 2022的策展人,王焜生表示,籌備低碳藝展的挑戰之一便是展覽空間,必須在既有的空間限制下落實低碳的理想。因此,籌辦SDGs Art 2022時,選擇於綠建築政大公企中心流光中庭舉行,讓自然光從天井流入,便可大幅減少燈光的使用,以光影變化呈現作品的質地與自然,與策展論述「氣候變遷」遙相呼應

另外,展覽的整個材料使用上,則是不採用傳統展版,而是租用桁架(truss),可再重複利用。使用生物分解帆布,結束後可再利用,或直接捐給農家使用於農田中自然分解。而在作品挑選上,邀約的六位藝術家橫跨台灣兩個世代,都不約而同在藝術創作與斜槓的職業生活中,將永續的精神融入。且這19件作品皆非為了此次展覽新創,使用非破壞環境的媒材,同時呈現台灣山海變遷的痕跡。

王焜生也表示,永續藝術並非只是作主題本身,而是包含整個策展的過程。在未來也期待見到,作品並非只被掛在漆成白色、完整的牆面上,而同樣有機會出現在曾經被破壞的空間展出,重現過去的環境的歷史,讓作品與環境彼此對話,也讓觀者感受自然的氣息,真正實踐藝術的「社會責任」。

水墨藝術家羅盈嘉:創作主題與使用媒材永續,讓作品對環境好

羅盈嘉的作品,多以景物為題,從身體的移動中,紀錄移動的路途上種種,消逝的樹林、河水溪流與動物等,現實與記憶相互交融。而細膩的筆觸,依託著對風景、自然的情感與依戀。

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羅盈嘉表示,「永續」是一條大路的概念,匯集生活、思考習慣或創作主題,而若藝術家已經關注永續議題,那會在生活實踐或是藝術創作上很好的開始。而談到藝術創作上如何永續,包含了「媒材使用」與「創作主題」兩面向,她舉例,國外曾有藝術家用碳、泥土或灰燼等大自然的物質作為媒材;或是利用廢墟作為場地,觸發觀對者感受環境與作品間的關係。而談到自己的實踐方式,他笑稱是捨不得,捨不得把材料丟掉,捨不得把畫筆丟掉,在丟掉後又再找回來看看有沒有新的可能,或是將材料包裝減少。
 SDGs Art 2022 展場一隅
(SDGs Art 2022 展場一隅/圖片來源:Gita.Art)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參考資料:
【藝術CSR】台北當代藝博會如何引動永續思潮
BP to end Tate sponsorship after 26 years
臺灣首創SDGs ART實體藝術策展 以藝術的創意美學 傳遞永續的真善美
圖片來源:Gita.Art


延伸閱讀:

【藝術CSR】藝術場館的未來行動:融入氣候變遷意識的三個提案
【藝術CSR】為畫廊設計一個綠色的未來:看「永續」如何影響藝術圈
【藝術CSR】藝術產業的CSR進程 – 拍賣商佳士得的淨零承諾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