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P報告:亞太淨零競賽起跑!逾3千家企業加入氣候揭露
本文作者為CDP東亞港澳紐區域主管Pratima Divgi,日前他跟據CDP近期出版之數據,針對亞太地區ESG資訊揭露情況,撰文表示這一兩年亞洲企業積極投入「淨零」競賽,已經形成一股永續風潮。

2020年儘管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但根據CDP亞洲區域主管Pratima Divgi日前撰文顯示,亞太企業投入「淨零」競賽力道仍然是越發強勁。以及愈來愈多亞洲商業領袖,呼籲國家政府與企業組織應該積極合作,朝向建設一個永續且堅韌的未來而努力。
重點一、亞太3千家企業加入氣候揭露,年成長率達20%
該文引用CDP的數據指出,亞太地區(APAC)共21個市場中,依據CDP與TCFD進行組織資訊揭露的企業數量已多達3,000家,較2019年提升了近20%,更是創下歷年來的新紀錄。其中,中國、印度、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更是首次響應CDP。
在此份調查中發現,亞太地區的3,000家公司中,高達79%的組織有揭露氣候相關資訊,並直接/間接由董事會進行管理,或向董事層級匯報,且進一步被納入其組織營運戰略。
其中,更有一半的企業透過提供獎勵等措施,鼓勵內部人員設定且實踐氣候目標,或模擬、參考氣候變遷相關的情境以規劃營運策略。這些數據也載明,TCFD為企業指引了未來商業發展可能的方向,且主動應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重點二、74%企業確認氣候造成營運衝擊,仍欠缺長期風險意識
根據CDP統計數據顯示,在亞太地區中,約74%公司已確認了將對商業發展產生實質性影響的氣候風險。其中60%為轉型性風險,40%是實體性風險。
在60%轉型性風險項目內,以「(目前)政策與(新興)法律規範」(31%)、「市場變動」(15%)為主要風險考量項目;其它如「碳定價」與「碳排放揭露義務」、「科技創新」受關注度也逐漸升高。
至於,在會造成企業直接損失的40%實體性風險項目中,則又可分為「即時風險」(Acute )與「慢性風險」(Chr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