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9 | 作者:WBCSD/編譯:CSRone 施奕丞

WBCSD:重新定義資本主義,從這一刻開始!

 

2020年11月11日,全球老牌永續倡議組織「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Wor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發表一篇重要的分析報告《翻新資本主義:一份轉型指南》(Reinventing capitalism: a transformation agenda)。其中指出,當今我們需要的是「為社會創造價值」的資本主義,而非「為股東創造利潤」的資本主義。

WBCSD同時主張,企業所使用到的環境與社會的外部成本應該內部化成為企業的成本。並且這些成本應該反映到企業的財務損益表、商品與服務的價格、以及企業的總價值。該報告並說明於此趨勢下,企業的因應之道與轉型指南。

前提一、現行資本主義帶來生態浩劫與社會不平等

資本主義是全球最通用的一種經濟系統,是世界各主要國家的經濟模式。現行資本主義強調「以營利為導向」,曾經為我們帶來財富、創新、更好的生活品質。然而,資本主義的缺點在今日也昭然若揭:資本主義對於全球社會來說,並不永續。不僅為世界帶來高度不平等,同時也造成全球生態浩劫。

WBCSD主張,若要達成2050年的願景:「在地球資源界限(planetary boundaries)內讓90億人口安然存活」。若無資本主義的助力,這目標絕無可能達成。WBCSD倡議,非揚棄資本主義而是翻新資本主義,以期打造一個更永續、更韌性的商業模式。

WBCSD認為,資本主義加強商業行動的同時,也對社會帶來負面影響。舉例來說,在《巴黎氣候協議》簽訂後,2016年至2019年間,全球仍有35間國際銀行在石化能源產業中投資,且總額達2.7兆美元。很顯然,在以營利為主要目地時,對於銀行來說,投資自然保育、社會影響力,以及未來營運危機項目誘因極低。

同時,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金融市場中的不平等加劇。和大多數國家激增的失業率以及實際經濟損失相反,在今年四月,金融市場卻重返高點。金融韌性當然是件好事,但問題是,此次現象可以如此樂觀解釋嗎?事實上,這正是金融市場和現實社會斷裂的最好證明:以美國為例,在共同基金市場中,單單前10%最富有的人便擁有全部市場中90%的基金。

前提二、新世代不再信任傳統資本主義

根據國際傳播溝通公司Edelman Trust Barometer的研究,有56%的民眾相信,相比利益,資本主義在現今已對世界帶來更多危害。年輕一代的傾向更加明顯,而在疫情衝擊後,Z世代對經濟的想像只可能更糟。

這促使許多人,包含許多資本家呼籲資本主義必須「從根翻新」(Reinvent)。從根翻新並不單單是因為現狀無法保持永續,更是因為當今社會普遍意識形態對現狀不滿,隨時可能會導致狀況惡化。

正如同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暨執行長Klaus Schwab最近的警告:若資本主義沒有本質上的轉變,意識形態將可能轉向全面的貿易保護主義,以及雙輸(lose-lose)的經濟政策。在此脈絡下,所有企業領導者、投資者、立法者、政府及公民社會,都必須共同努力,幫助當今的資本主義自根本(root causes)上轉變。

前提三、現行資本主義4層面具體缺失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付費暢讀完整內容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