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領袖的願景】Epson:創新是不可或缺的永續基因
精工愛普生集團經營企劃部部長水野徹也接受專訪。他說明了身為精密工業的愛普生如何參與永續的行動,並表明獨特的創新是公司永續發展的基石。

(精工愛普生集團經營企劃部部長水野徹也。)
2016年轟動上映的日本賺人熱淚動畫《你的名字》,打響電影原型日本長野縣諏訪湖 (Suwako) 的名氣。諏訪湖面積相當於50個台北大安森林,由31條小河灌入其中,再匯聚成1條天龍川緩流而出。全球科技創新領導品牌精工愛普生Seiko Epson總部,就佇立在自然秀麗的諏訪湖畔。
說到Seiko Epson,全世界的上班族絕對不會陌生,因為天天在辦公室接觸到各種Epson的多功能事務機、影印機、列表機和投影機。
(Epson由精密鐘錶製造為起點,成為全球科技創新領導品牌,Orient為Epson旗下手錶品牌。)
Seiko Epson由精密鐘錶業起家
承襲母集團Seiko Epson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支石英錶。而石英穩定的電壓特性,提供精準的參考頻率、時脈控制與高精密感測,也正是Epson微針點壓電式噴墨印字頭的關鍵。
1942年大和工業社創立 (為Seiko Epson前身)。1964年為配合國際運動盛事,獨步發明全球第一個田徑競賽計時列印(Printing Timer),同時也是全世界點陣印表機的起源。1968年更推出全球第一台微型電子式印表機EP-101,開啟3C資訊週邊產業的新頁。
1975年選用EP-101前二個英文字母EP (Electronic Printer) 加上SON (兒子),成為Epson品牌。代表傳承原創精神,期許企業和產品如子孫般綿延不絕,持續創新生生不息。
自此Epson即秉承著集團的創新DNA,發揮日本精密工業神人等級的超高品質工藝製造技術,不斷以「超越顧客期待」(Exceed your vision) 自我期許,深入研發出各式各樣的創新產品,也為企業自身開拓了永續契機。
( Epson創新研發出全球第一台微型電子式印表機EP-101。)
這樣的創新DNA底蘊,從Seiko Epson集團經營企劃部部長水野徹也今年9月26日出席台北「循環經濟產業高峰會」發布的演講,也能清楚地解讀出來。
水野部長說明,Epson的創新在於努力極究「省 • 小 • 精」的獨創技術,提供客戶最佳的產品與服務,並於自然和諧的環境中,讓人類感受到更大幸福。而Epson現階段的4大創新目標,每個範疇都是與時俱進的創新成果。
1. 列印創新: 應用「微針點壓電噴墨技術」提高生產效能,提供更具環保效能的循環型印刷作業環境。可於紙張、布料、壓克力等跨材質,實用或藝術的優異列印。
2. 視覺投影創新: 應用「微顯像技術」與「3LCD投影技術」,於商務及生活場合中,創造舒適動人的影像體驗。包括:大型家庭劇院電視、短距離廣視角的投影、創造光雕視覺效果等。
3. 穿戴創新: 在製錶DNA基礎上,應用先進的技術創造個性化商品,以提供多元品味喜愛的穿戴選擇。
4. 機械手臂創新: 在「省 • 小 • 精」的基礎上,融入感測與智能而產生的核心技術,實現以機械手臂協助人類的未來。
(右邊牆壁上Epson數位印花作品,精緻美麗點綴辦公空間。)
創新、創新、再創新,這項極究顧客「省 • 小 • 精」的需求之精密工業技術創新基因,已經深植在Seiko Epson企業文化中。經過歲月的淬鍊與沉澱,讓這家企業已經在全球企業創新永續領域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領頭羊。
PaperLab極大化紙張循環經濟的效益
2016年底Seiko Epson再次技冠全球,推出革命性辦公室乾式再生製紙機PaperLab。這是全球第一台幾乎無需用水的再生製紙機,帶來極佳的循環經濟效益。PaperLab僅需少量水分維持機器內部濕度,即可將使用過的影印廢紙,粉碎成纖維化棉絮狀、再結合Paperplus聚酯粉末,可調整紙張顏色與磅數並予以加壓成形,3分鐘後就像是變魔法般,創造出一張全新的再生紙。
目前PaperLab一小時產量為720張90磅A4再生紙。能夠製造出90磅到150磅、A3或A4尺寸的各式色彩,並且再製成筆記本、便簽、名片等產品使用。
這台乾式再生製紙機,具有機密文件管理優勢,可將原先在紙上資訊完全消除,並於辦公室內進行紙張回收再生。不僅保障資料安全、有效縮短其作業流程,還能減少廢紙運輸及對環境的衝擊。日本地區已於 2016 年 12 月開始販售,並榮獲日本2018年經濟產業部第一屆EcoPro部長獎。
(從影印廢紙經過纖維化、黏合、壓縮成形到再生紙只要3分鐘。)
Epson: 獨特的創新是公司永續發展的基石
Seiko Epson集團經營企劃部水野徹也部長自1987年即進入集團服務。在32年的職涯中首先從財務部門歷練,再外派到英國和美國區域服務,因商務旅行,全球走透透。
長期跨國工作與異文化的經驗,讓他具有全球視野與深度人道關懷。9月26日他接受CSRone永續報告平台訪問,深入解說 Epson創新的歷史以及企業永續願景。
Q1: 請問「創新」對Epson的意義是什麼?
答: 首先我想重申今天在台北首度亮相的PaperLab,只是Epson落實環境保護的其中一項,實際在背後支撐的是Epson長期以來對自然環境的情感與承諾。
Epson位於日本諏訪湖畔,擁有非常美麗的自然景觀和水資源。Epson從1942年創立以來,我們就希望能極究研發更加「省 • 小 • 精」的創新產品,以回饋顧客的期待以及上天賜予的優美自然環境。
例如,辦公室空間狹小,就會讓Epson積極思考如何為顧客創造出更小、更精密、更有效率的印表機、投影機,以符合顧客消費需求。我們的產品從源頭就是Eco設計與製造。
環保意識是在近十幾年興盛起來,然而對於Epson來說,友善環境的基因Eco原本就深植在我們的企業文化和產品與製程中。我們這樣做已經很久了,只是當時沒有意識到,原來這就是Eco友善環境。
1992年Epson日本國內的製造過程不再使用氟氯碳化物,減輕對環境負荷。2015年我們訂定集團願景「Epson 25」,期許發揮一己之力為環境自然與人類福祉,盡一份心力。以及2018年我們又修訂「2050年環境願景」,聚焦於全資源循環再利用,希望可以在友善自然的環境中,提供顧客創新價值。
Epson「省 • 小 • 精」產品創新理念,希望達成「2050環境願景」多重目標:
1. 減少產品、製程對環境的負荷
2. 發揮優異創新技術,引領產業革新,共享資源循環新商機
3. 攜手國際夥伴,致力保護地球自然環境
Q2: 請問PaperLab的創新構想,以及這項創新所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答: 面對全球森林資源減少,Epson始終在思考全球要如何才能有效率地回收數量龐大的影印廢棄紙張,並善加利用以創造循環經濟價值。
Epson任何的創新都是從小團隊依假設的立場開始發想,然後依據構思在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議題,需要找各類專家協助。PaperLab從構思、研究、設計、組合,前後大約花費5到10年的時間,結合硬體、化學、機械、工業設計等領域超過180位人員。這是一個漫長且需要不斷重複檢視的團隊合作過程,沒有一個完美的人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其中,最關鍵的乾式纖維技術 (Dry Fiber Technology),不論是在舊廢紙張的纖維化或者是在黏合成形的過程,我們都曾經遭遇困難。凡遇到困難,我們就找相關專家來共同思考解決方案。而面對不同專業人員的多元意見,研發團隊領導者也必須有高遠的理念和堅毅不拔的精神。
隨著產品研發出來以後,銷售也是一大挑戰。因為從來沒有類似的產品,這是Epson新創的原型機器,全世界只有這一台,沒有行銷樣本可以當參考。因此,我們也必須瞭解市場需求,不斷調整方向才能找到適合的顧客。
Q3: 目前有多少企業採用這項創新? 客戶反應如何? 哪些需要改進?
答: PaperLab從2016年12月在日本國內開始販售,至今已獲得超過30家企業與機構採用,多數是銀行業、保險業、公家機關等單位。
Paper Lab顧客目前反應都很好。例如,位於日本海山形縣海岸的酒田港市政府,除了辦公室實際使用之外,還不定期做為當地孩童的環境保育教育的示範。兒童在瞭解森林資源知識後,再親眼見到影印廢紙3分鐘變成全新再生紙,示範效果特別好。酒田港市還特地摺出紙鶴,表達謝意。
根據市場反應,多數美國和日本企業是以資料安全為考量採用PaperLab,而歐洲企業則多數是環保考量。我們近期將會從歐洲、德國展開銷售。由於每個國家地域的水組成元素比例、紙張纖維長短軟硬、供應鏈也都不同,每個國家每位顧客的需求也不同,必須因地制宜,找出最佳解決方案。這又是下個階段我們的新挑戰。
Q4: 請問PaperLab這項創新對於Epson和全球有甚麼意義?
答: PaperLab所展示的是Epson現階段整體研發力,並創造出新形態循環經濟的商業模式。我們在新宿的辦公大樓設置「環境考量型辦公室」,空間裡PaperLab搭配著低耗電、高環境效能、高速列印的Line Head複合機暨列表機使用。
在這個友善環境的辦公大樓裡,我們在2019年7月啟動一項Up Cycle運動,把所有用過的影印紙,加以分類再回收利用,預計一年可節省30% (約130萬張) 影印紙用量。所製造出來的全新再生紙,再製作成筆記本、A4影印紙、便簽和名片。再生紙製品呈現出低調樸實的文青風味,大受員工和賓客的喜愛。
根據日本製紙連合會2006年提供的說明資料顯示,製造一張A4紙需要耗用一杯水。創新的Paperlab可以減少使用森林資源、有助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效率使用。以及,在辦公室可完成產地產銷的資源循環利用,減少購買新紙的數量,並減少回收流程的成本與碳排放。
據此,Epson鑑別出PaperLab能協助達成6項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目標6: 淨水與衛生】、【目標9: 工業、創新與基礎建設】、【目標15: 陸地生態】、【目標8: 就業與經濟成長】、【目標11: 永續城市】和【目標12: 責任消費與生產】,為循環經濟創造最佳範例。
(PaperLab可節省使用森林資源和水資源,協助落實6項SDG。)
Q5: 請問「Epson 25」與集團的商業模式將如何連結?
答: 「Epson 25」是Epson在2015年所啟動的一項事業願景。這是為落實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以2025年為目標期程的一項中長期計畫。
其中Epson允諾將在公司長期規劃經營中,積極發展可滿足集團商業模式的創新產品技術,推廣開放型創新研究成果,超越企業社會責任以達於自然環境和人文社會中,創造出人類的共享價值 (creating shared value, CSV)。
Q6: 您個人擁有非常豐富的跨國、跨文化珍貴工作經驗,對年輕人有何建議?
答: 我個人專長是財務並非機械,在Epson工作32年當中有14年是被外派到英國和美國,也因此有機會飛到全球都市商務旅行。
1992年當我首度被外派到英國倫敦時,不免擔憂種族差異的問題,結果後來發現,全世界的人都是相同的。無論膚色如何,人就是人,基本的情感和相處之道是相同的。6年後,我帶著不同文化的學習經驗,返回日本工作。
2007年我再度被外派到美國分公司擔任副總裁,這是Seiko集團全球規模最大的據點,員工超過2000人,行政和決策董事會只有我1個日本人。在這麼大規模的據點,要讓Epson美國員工開心且安心工作,我苦思妥善之道。後來美國分公司社長告訴我,關鍵就是「尊重」,當你尊重每一個人的時候,事情自然就會進行順利。這點我非常同意,也是我一路以來的基本態度。
Q7: 有其他想要與台灣CSR社群分享您Epson工作的心得嗎?
答: Epson不同於臉書、亞馬遜之類的科技公司活躍在網路上。Epson是存在於具體世界的高度精密機器製作者,必須時刻考量顧客的需求,惕勵自己不斷研發更好的產品。包括為顧客考量到氣候變遷議題,並與顧客持續保持通暢的對話式溝通。
Epson關心所有的全球議題,我們響應聯合國所提出的SDGs永續目標,於環境、能源、人權、教育等所有面向的議題,我們願意用最真誠的態度去面對。同時勇於接受各種困難的挑戰,並妥善利用原創性創新的優勢,盡最大的努力尋求解決之道。
這是Epson對全球SDG社會的使命,也希望獲得台灣CSR專業人員的瞭解與支持,大家攜手一起努力。
(右至左: 水野徹也部長接受CSRone永續報告平台顧問林美惠訪談。)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CSRone永續報告平台
圖片來源:CSRone永續報告平台、EPSON
延伸閱讀:
【專訪GRI執行長Tim Mohin】超越一份報告框架能夠產生的力量
台灣賓士總裁Eckart Mayer:台灣是亞洲最佳桃花源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