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追求SBT目標為理由轉移焦點,表示還得在氣候、成熟度與背景方面多著墨。
3.再將目標延遲至2040年,將減量的程度增至40%。
4.確實達成了目標。
2020年所離現今已不遠,可以做些甚麼準備呢?
您可以先行確定,組織的碳會計流程準確無誤,能算出正確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近十年來,有許多的企業的排放計算是錯誤的,有的企業的計算則是只反映了一小部分,範疇一與範疇二的排放還被省略。在企業公開發表目標之前,對這些問題是會守口如瓶的。
此外,讓專業人士協助規劃2019年的排放盤查也很重要。這樣能確保企業遵循相關協定、將該涵蓋的排放源列入計算,並將盤查及其結果公開說明。最後,可以留意盤查是否能通過認證。現在還有2019一整年,有充分的時間可以把握。
若您負責企業永續的行銷與溝通,就得留意公司的永續績效是否言過其實。所以建議及早關注企業永續資訊的可信度,若等到發布資訊的期限前不久,才來正視,就會非常棘手。
如果到2020年時,投資者、股東與客戶發現公司的永續績效與事實不符,想必會引起軒然大波。
所以,身為永續溝通人員,應該先確認排放的計算與數據的內容,才能有把握為資訊的可信度發言。
有許多的機構,並未檢視永續資訊的計算方式,或是沿用了陳舊的計算方式。此外,還會有許多說法來推託,例如「我們用了某套軟體工具」、「我們做這件事已經很多年了」、「我們不必用到整套流程」、「我們不知道自己相差這麼多」、「前一任同事怎麼這樣做?」、「我們多年來的資料一直都是錯的」。
既然公司的財務資料要經過審核,永續資訊也一樣,在2020年來到前,還有時間完成這件事。
做出準確的溫室氣體盤查,很能振奮工作的心情,但還得考慮到這項工作鉅細靡遺的本質。若您所在的機構已達到2020年的20%減量目標,詳加解釋達成目標的來龍去脈會很重要。
詳細解釋排放減量怎樣達成,是建立可信度的重要一步。而廠房設備負責人與永續專案負責人,就有責任加以說明,交代特定時間內,能源、廢棄物、用水、碳排的量,以及其投資報酬率。有的人認為,這些細節不必太多著墨,但其實細節有助於提升可信度。此外,CDP在這件事上也可派上用場,交代更多減少碳排的背景條件。
從現在開始,可以準備目前的成就、專案的績效、投資報酬率、照片與圖表等資料,然後與負責溝通與領導的部門分享。
非營利組織為其他機構提供的幫助,就是讓後者能清楚交代其永續績效,也說明其目標是如何達成,或是為何沒達成,使企業及其永續決策者在當責性方面能清楚解釋。而這件事情也是及早開始最好,務必在2020年時能達成。
我們都想追求更高的永續績效,讓排放的問題得以改善,不過卻會在計算、報告揭露、管理相關數據上,碰到技術上的問題。但是只要一些小小的改變,就能讓更多組織機構把握時間,往2020年的目標急起直追。
>>永續速讀,菁英的知識管理好夥伴!已為您整理好: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Reporting Matters 2019》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
Your 2020 Sustainability Goals: How's That Going, By the Way?
2020 – the year of the perfectly sustainable world?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