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8 | 作者:CSRone / 林新雅

【永續趨勢】活動KPI背後的永續思考

 《重點摘要》活動/會議/展覽的籌辦,是台灣十大重要的服務業之一,也是企業重要的溝通方式。如何透過活動的規劃和執行過程,竭力傳遞永續的倡議和精神,絕對是每位活動策劃和執行人員反覆思索的課題。本篇專題將分享永續活動籌辦的國際趨勢,並以去年2015年剛舉辦的米蘭世博為例,供讀者參考。

 

「活動明明是討論永續,但活動過程卻一點也不永續,這不是很矛盾嗎?」

執行專案的你,是否內心也曾有過這衝突呢?

 

為什麼活動永續這麼重要?活動效益之外的永續思考

現代社會,「籌辦活動/會議/展覽」已成各大小型企業及組織的家常便飯,走在街道上,密密麻麻的飄著活動旗幟;上搜尋引擎,大小活動的廣告灑滿在互聯網的大海;光是去年全台的跨年活動,一個晚上便預估增加破3千公噸的碳排放。會展產業(Meeting Incentive, Convention, Exhibition, 簡稱MICE)更被行政院列為十大重點服務業之一。

每個活動所期望達成的目標及效益,往往是籌辦的企業單位(In House)或受委託的代理商(Agency)主要專注的。然而,每一場活動從規劃、設備使用、餐飲準備、住宿、交通等的每個環節,都是在使用地球的資源(包含地力、物力、電力、人力等),而活動籌劃和執行者是否具備永續專業知識,將是現在活動規模及密度高的人才趨勢。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2007年呼籲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減少廢棄物,以減低會議及活動所產生的生態足跡,因此聯合國所屬相關組織展開一連串的行動與倡議,試圖找出辦理綠色會議的方法,並在2009年,聯合國環境署出版「綠色會議指引」,彙集相關經驗及做法,希望促使全球各界重視會議所造成之環境衝擊。

隨著「永續發展」的意識與倡導,國際所關注的不再只侷限於「環境面」的衝擊,也更全面的把「經濟面」、「社會面」的影響納入策略思考,而永續活動也不例外。

 

【國際 v.s. 台灣】永續活動推廣的進程與現況

以國際標準的發展來看,2007年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簡稱BSI)制定出BS 8901活動永續性管理標準,大獲響應;2009年BSI進一步協同巴西國家標準組織(Associação Brasileira de Normas Técnicas, 簡稱ABNT)將此標準提交ISO國際標準組織,到2012年6月正式通過ISO20121活動永續管理系統(Event Sustainability Management System),期望任何規模及類型的活動,能考慮採環保節能、社會及經濟永續方式來辦理,以減少負面的衝擊及影響。

英國倫敦奧運(London 2012 Olympics)是全球推動ISO20121標準的重要催化劑,其在2012年便率先採用ISO20121標準,泰國則是繼英國後,全球第二個國家將ISO20121標準納入國家標準的國家。

此外,國際奧委會已將ISO20121列入持續推動的重點項目之一,對未來國際體育賽事、國際會展活動、國際大型演出等,具指標性的影響。而目前,國際會展產業在申請ISO20121標準也陸續增加,較知名的大型活動如2013年的雪梨藝術節(Sydney Festival),2015年的米蘭世界博覽會(Milan Expo 2015)的通過,更是國際推動ISO20121標準的重要里程碑,不但是世界博覽會首次取得此標準,更是繼英國倫敦奧運後,第二個以此標準系統化地鑑別和管理永續議題的國際大型活動。

 

台灣永續活動的發展也緊跟在後,首次導入ISO20121標準的活動為2013年的中臺灣元宵燈會,也是全球以「燈會」形式通過ISO20121標準的首例。為接軌國際潮流,2014國際綠色產品展(EPIF)和2014亞洲會展產業論壇(AMF)也分別取得此國際驗證。

 

【ISO20121活動永續管理系統】基本概念

ISO國際標準組織在2012年所頒布的ISO 20121活動永續管理系統,所涵蓋的面向與精神,以「永續」的脈絡貫串整個活動/展會的舉辦前、中、後的過程,期望主辦單位,在籌辦過程中考慮到其可能造成經濟、環境、社會衝擊影響,與利害關係人主動進行溝通,並篩選及確認永續性議題,進而訂定活動永續性管理原則及目標,以品質管理循環的P-D-C-A(Plan-Do-Check-Action)方式循序漸進,系統化、邏輯化的處理追蹤永續議題,落實各項永續管理作法。

 

從「2015年的米蘭世博會」學習永續活動的推行!

除了管理系統的P-D-C-A方式,以下我們由2015年剛結束的米蘭世界博覽會為案例,儘管外界對於米蘭世博的舉辦,也是有懷疑及負面的評價。但我們仍能從其目前出版的2本永續報告,進一步學習永續活動的籌劃。

1. 活動主題再再考量「永續發展」之精神:

米蘭世博的主題以「滋養地球,生命能源」(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並延伸出三條主軸:

  • 科學。科技:包含科學的考量、生產過程、治理糧食安全和品質的公共政策與規範等
  • 社會。文化:鼓勵正確、健康的營養,更積極倡導公平取得資源和零浪費,並透過不同烹調富營養的傳統,促進多元文化和社會認同的人
  • 發展。合作:包含各種可能的合作方式,以致力減少飢餓、低營養、與糧食取得有關的社會不平衡

 

2. 鎖定國際的發展目標:

以米蘭世博來說,大會的主題便將千禧年發展目標當中的5項目標(分別為目標1, 4, 5, 7, 8)思考進去,特別是鎖定目標1的飢餓與貧窮議題,由起草的米蘭憲章便積極捍衛「食物權」。更甚,大會更積極與聯合國合作,呼應2012年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所倡議的「零飢餓的挑戰」,也讓聯合國在這次世博提出「零飢餓的挑戰‧團結為了永續的世界」(The Zero Hunger Challenge. United for a Sustainable World, 簡寫為OUN),並獲聯合國的官方認可。

隨著2016年正式啟動永續發展目標,關注的議題又更為全面且仔細,企業未來在籌劃永續活動,也增加更多的合作機會和可能。

>> 延伸閱讀:【2016,永續新禧年】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3. 創造各利害關係人的「永續生態體系」(Ecosystem):

米蘭世博由其訂定的第三主軸「發展。合作」,延展出一個共融的永續生態體系,除了各國家和官方代表的參與外,也鑑別出國際重要組織如聯合國、歐盟,到公民團體、私部門企業及供應商,都是整個世博會的範疇。

 

「永續」涵蓋的三面向,本就廣泛及複雜,企業和組織便可發展出多面向的策略及各種豐富的專案,而ISO20121的活動永續管理系統,就像把永續的精神濃縮在一個或多個活動當中,籌辦團隊及人員在每個環節的思考,都需時時環扣「促進永續經濟」、「促使社會進步」、「承擔環境責任」的思維,儘管當中常會有理想期待和現實執行的拉扯,但確保每個活動執行人員清楚活動的永續目標及願景,將是完成該永續里程的一把金鑰。

 

集眾單位、眾人之力,以執行推動永續活動倡議!

2014年起,每年CSRone永續報告平台針對全台灣的CSR報告進行調查,並於年初出版最新的分析報告。而今年度,我們與政大信義書院共同合作,進行全台灣近400本CSR報告調查研究,期望結合產業與學界觀點,洞察台灣CSR發展脈絡。

而這本分析報告將於2016年3月23日(三)「2016 第二屆台灣永續報告分析發表會」正式發表。本於平台的永續宗旨,此活動已申請環保署「環保低碳活動認證,並規劃導入ISO20121標準,期望在活動規劃及執行階段,除了降低對環境的衝擊,亦可帶給社會正面的能量,兼顧經濟發展與社會公益。也歡迎有興趣更深入了解ISO20121標準執行面的讀者,進一步了解此活動,我們期待更多利害關係人共同來倡議「活動永續」的概念。

>> 歡迎進一步了解:2016 第二屆台灣永續報告分析發表會

 

永續不只是少數利害關係人的決定,更要有多元利害關係人的聲音!

為促進更多溝通,本活動議程,亦特地安排永續議題的對談,邀請政大信義書院的執行長 別蓮蒂與財團法人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的董事長 簡又新,針對活動前全台票選出的重要永續議題進行對談。而現在CSRone永續報告平台正透過社群及各方式,欲網羅匯集全台各利害相關人認為的「台灣最重要的永續議題」,我們也誠摯邀請您留下寶貴的想法:按此留下【您認為台灣最重要的永續議題】

 

參考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綠色會展專區世界博覽會(Expo 2015)2013年永續報告世界博覽會(Expo 2015)2014年永續報告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