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6 | 作者:工商時報/陳碧芬

歐盟綠色與數位雙重轉型 工研院IEK:對供應鏈影響重大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12日指出,歐洲市場是台灣出口重大市場,歐盟正推動「歐洲綠色新政」與「適應數位時代的歐洲」兩大重點工作項目,2020年啟動數位與綠色雙重轉型的概念,目前已知2030年減碳55%、2050年達到氣候中和的目標,加上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工研院分析師陳宗胤指出。歐盟透過對進口商品收取碳憑證費用,執委會希望解決影響碳交易體系運作的碳洩漏問題,而歐盟將內部碳交易壓力擴大到國際貿易時,對於供應鏈所造成巨大衝擊,特別是當淨零排放已成為全球趨勢的情況下,臺廠必須關注與回應後續效應。

工研院「眺望2022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特別針對歐盟提出的7500億歐元「下世代歐盟」復甦計畫,數位化與綠色化等重點政策,提醒以歐洲為出口市場的廠商及早因應。法國外貿銀行東北亞區經濟研究團隊亦指出,歐洲一直十分積極地推動綠色轉型,全球氣候和能源政策最先進的前20國家中,有17個是歐洲國家,綠色轉型已經是歐洲的政治主旋律,並推出一系列鼓勵和懲罰措施。

法國外貿銀行以電動車產業為例,認為亞洲的進步速度已落後於歐洲,亞洲廠商需關注政策的變化,像屆及2035年將實現 100% 零排放汽車銷售,歐盟將投資230億美元、通過補貼和稅收減免來刺激電動車銷售,並投資950~1,420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與此同時,在市場主導的碳排放交易體系下,汽車製造商和能源供應商可能將被要求為污染買單。

陳宗胤分析,除利用碳價格達到減碳目標以外,歐盟針對數位科技回應綠色永續投入許多科研經費,在新一期的科研框架計畫「展望歐洲(Horizon Europe),包括產業發展、公私夥伴關係、創新加速器等機制上,都可看到期待以科研能力協助推動綠色新政。在歐盟的論述主導下,未來數位與綠色雙重轉型可能成為國際市場的主流,將可能直接影響到以外貿為導向的我國產業,臺灣在研擬相關產業發展政策上,應特別留意。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圖片來源:Steve Doig


延伸閱讀:
歐盟CBAM 2023年登場 台灣準備好了嗎?
歐盟擬擴大碳交易範圍 海運也入列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