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永續投資資產總額達新台幣13兆8千億元
台北大學商學院永續發展研究中心調查2020年臺灣總體永續投資發展,其調查對象包含投信投顧業者,透過問卷分析發現總體永續投資比例以保險業者最多,政府基金位居第二,並期待透過此次研究結果推動臺灣永續投資、正面穩健發展。

臺北大學商學院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於2021年2月正式發布最新《臺灣永續投資調查》。調查發現,目前全臺永續投資資產總額約新臺幣13兆8000億,其中將近八成採「負面/排除性選股」。這項研究報告是針對99家機構投資人發出問卷回收59份回覆的調查結果,研究並獲得國泰金控贊助支持。
這項調查邀請臺灣99家機構投資人參與,其中包括26家保險業者、59家投信投顧業者以及四家政府基金,並委由金管會、證交所及同業公會協助與機構投資人溝通,共回收59份有效問卷,其中37家公司提供永續投資總資產金額。
進一步分析各回覆機構投資人永續投資總額與機構管理資產(AUM)比例,總體永續投資比例約31.7%,其中以保險業者最多,投資金額逾12兆,政府基金近1兆,投信投顧業者則為近6000億。團隊解釋,投信投顧業者永續投資金額看來較少,也與投信投顧業者願意填答永續資產比例不到半數有關,未來將再與業者溝通,期望調查結果能更完整反應臺灣永續投資實務。
在永續投資方法上,研究團隊參考包括GSIA(全球永續投資聯盟)等各推動機構對永續投資的定義,將其中方式區分為負面/排除性選股、正面/產業別最佳選股、依據國際原則篩選、ESG整合、永續主題投資、影響力投資、股東行動(投票權行使)、以及企業議合等八種策略,統計近八成投資都採負面排除法,與國際間永續投資趨勢一致。
只是雖然與國際投資策略一致,然而研究團隊認為,負面排除選股屬於較消極的永續投資方式,建議機構投資人在發展自身永續投資方針時,可更多採用ESG整合法、永續主題投資法等較積極、且能與財務表現連結的投資方式,不但有助創造財務績效、ESG績效雙贏的投資成果,也符合北美地區的永續投資趨勢。
另外,在各資產投資類型方面,調查發現,臺灣永續投資標的以國外債券比重最高,金額超過八兆,其次則為台股。只是以永續投資佔AUM比例分析,臺灣永續投資在台股的AUM不到5%。對此,團隊建議政府可以多推動投資機構關注台股相關永續投資標的,進一步讓永續投資對我國企業產生更大的正面影響力。
計畫團隊主持人、金融系教授黃啟瑞表示,這項研究配合金管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公司治理3.0政策,以國際機構認同的方法進行,研究結果可作為國內、國際永續投資利害關係人評價臺灣機構投資人的參考。他預告,未來團隊每年還將追蹤調查並定期發布,期待推動臺灣永續投資穩健正面發展,與相關機構共同營造更友善的臺灣永續投資環境。
這項報告全文目前已經在「臺北大學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網站發布,歡迎對臺灣永續投資有興趣者下載參考。
資料來源:臺北大學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
圖片來源:TheDigital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