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議題也連續第二年成為最重要的參與議題。法人指出,政府與企業是對減緩氣候變化最應負起責任的兩個利害關係人。這也反映在他們對永續投資的持續信念中,今年只有12%的法人表示沒有做永續投資,比去年的19%降了7%。
至於推動法人關注永續投資的原因,主要為與企業內部的價值相符合、對監管機構和產業壓力的回應,以及認為永續投資可以帶來較佳報酬與較低風險。然而,即使愈來愈多法人關注永續投資,他們也提到一項值得注意的挑戰:漂綠(greenwashing),例如缺乏對永續投資明確且一致的定義,可能會讓一些企業只做永續的表面功夫。
有55%的法人表示數據及證據顯示永續投資帶來較佳的報酬,鼓勵他們增加投資部位。數據一路從2018年的34%、2019年的49%上揚。施羅德投資集團永續投資全球主管Andy Howard指出,從持續成長的數據顯示,永續投資和較佳報酬並非互斥。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圖片來源:Frank Busch
延伸閱讀:
45%投資人 挺永續基金
永續投資概念夯 滙豐中華投信推全台首檔低碳債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