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心法引領CSR入門
作者Jarami Bond原於領先全球的美國Interface地毯公司,擔任永續策略經理職務,日前甫轉職美國北加州Teknion公司擔任建築設計行銷經理。他曾榮獲2017年永續機構GreenBiz 舉辦的「3030永續菁英」榮譽 (30 Under 30)。這位年輕的永續菁英撰文,分享職場與學校間的知識與技能落差之洞見,並提供三項秘訣心法。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走遍美國,曾向成千上萬的大學生說明永續產業,以及如何創造下一代人類渴望的未來。
我的目標是教育、激勵和授權。希望用自己的經驗與體會,幫助即將畢業且具有非凡創意的年輕人,讓他們結合自己的優勢和熱情,開啟實現目標驅動的職業生涯。投入過程中,我不斷審視當今學生面臨的大環境現況,以及他們希望進入企業永續發展的領域。
在我拜訪過的各大學裡,我聽到學生們對永續發展的商業領域的討論內容,不禁感到非常擔憂。因為不論是在知識或技能上,目前校園的永續發展經驗與企業入門級的職位間,兩者的鴻溝已越來越大。這是由於企業在永續發展業務上,正走向高度專業化。
學生們為此表示沮喪,他們非常渴望將自己的創意和力量帶入永續領域,並協助領導者展開相關工作,但很快發現這些途徑充滿渺茫和不確定。
那麼,學生該怎麼做呢?我認為,三項秘訣心法可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在企業中的位置,並投入熱情,幫忙解決環境、社會問題。尋找理想中的企業確實是個挑戰,但我相信這三項看法,能夠幫助學生在求職過程以戰略獲得成功。
第一心法 增加自己被僱用的價值
這點應該很明顯吧?一旦我向企業招聘單位寄送個人簡歷,上面說明我的專長,對方就立即會瞭解我能夠為企業增加哪些價值吧 ! 事實上,卻非如此。
我自己多年的審查簡歷和面試的經驗,我常聽到求職者不斷向企業面試官說明他們對永續發展有多大的熱情,或是得到這份工作將幫他們在職業生涯前進的多少等等,宣傳個人的志向與熱情。
然而,這些內容在特定時刻非常值得分享,但卻不是雇主第一件想聽到的事情。一個好公司應該關心員工的成長和發展。但公司絕不會僱用學生只因為可以為學生們提供一流的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