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4 | 作者:CSRone 蔡孟儒

企業經營科學化 八步驟堅守自然臨界點

目前企業永續是越來越普及的觀念,這對自然環境而言是個好消息,但是進步若不夠積極,對挽救自然環境而言就可能緩不濟急。所以企業可以考慮用更積極的方法來調整經營模式。

位於荷蘭的永續顧問公司Metabolic介紹了一套整體的方法論,稱為One Planet Approaches。此方法論分為八個步驟,用來制定正確的永續目標,讓企業在發展經營的同時,不致超出地球能承擔的限度,以達到永續發展的目的。

步驟一:制定考慮周全的目標

為了永續發展,企業要先知道甚麼該加以保護,再找出該議題不可逾越的界線,並以此為目標的依據。

在這一步驟當中,企業應考量以下各項目。
▊制定呼應全球目標的區域目標

▊考量社會與經濟的議題,例如用水與食物的供應、維護生態系統與世代公平
▊確保生物圈的完整,力求其完好無缺
▊維護環境體系的適應力

若落實以上項目,作為立定界線的依據,難度必定更高。但是,目前的環境已有巨大的永續風險且迫在眉睫,得有更高的標準,才能讓商業與經濟承受這樣的挑戰。

步驟二:找出企業營運會影響到的自然生態系統

圖片出處:David Martyn Hunt

既然企業永續的目的是讓地球環境繼續適宜人居,接下來,就該釐清立定的目標與地球環境運作的關聯。

本研究提出了九大自然環系統,其中包括氣候、海洋、臭氧層、生物地質化學循環、水資源、土地、生物圈、大氣以及環境中的化學物。企業營運若要徹底達到環境永續,這九大系統都該列入考量。

但是在被汙染或破壞的承擔限度上,以上九大系統不一定都已有明確的界線,企業也不一定能馬上通曉所有相關知識,所以可以先著眼於目前最嚴重的問題。

步驟三:深入了解各系統間的互動模式


圖片出處:Dave Overcash

在已了解某一環保問題牽涉的自然系統以後,就可以去研究各系統是各自獨立運作,或是互相干預影響。大氣與植物圈是自然系統互相干預的例子,因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會影響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這兩者之間為正相關。

若某一企業經營影響的系統會對另一系統有影響,就須考慮到這類加成作用,並在下一步驟中列入考量。

步驟四:訂出範圍以免越過臨界點


圖片出處:Sergey Galyonkin

接著就該了解,整個自然生態系統對該因素的容忍度,並找出其臨界點。氣候變遷的攝氏二度就是一個例子。關於此步驟,有以下事項應考量。

▊若組織經營時顧慮此臨界點,會對社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應同時設立全球層次與地區層次的臨界點

▊自然系統會變化,臨界點的設置也該隨之修正

▊為了讓臨界點得以落實,應以易於了解的方式呈現,例如加以量化

企業還可為各臨界點的數值建立資料庫,並將之設為有定時更新的功能,以利做出及時調整。

步驟五:判斷公司作為可及的範圍

在得出了臨界點之後,就該了解企業能做可及怎樣的範圍。一個產業的供應可能遍及全球,於是十分龐大,所以企業可能得從供應鏈上每一個位置搜集資料,才能真正做到不逾越臨界點。

步驟六:公司資源的投入與產出應予以量化

企業的進貨牽涉到供應鏈,產出則要追蹤產品的去向;至於產品,還得研究其生命週期(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完整的看出產品在環境中的影響。若要將此兩者量化,可從公司的交易與統計資訊取得相關資料。

步驟七:評估為營運區域帶來的衝擊與影響

藉由步驟六所得的資料,可以得出企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不過同樣的影響的量,在不同的環境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產品生命週期資料庫得因地制宜,讓企業能針對特定環境想出最合適的辦法。

依照特定地區量身訂做的LCA評估很重要,同時供應鏈的動態資訊監控也一樣重要,另外還得考量到供應鏈所在地區的環境臨界點,才能找出企業營運對環境的真正影響程度。

步驟八:決定影響或衝擊分布的方配

完全了解企業營運帶來的衝擊之後,就要決定營運各環節的影響該如何去限制,也就是在各環節之間分配企業的影響。分配的原則分有以下四種。

▊平等原則,讓每個環節或地區受到的影響都相同一致

▊依經濟產值決定,照各環節或地區的產值決定給予多少改善

▊依各自因應衝擊的能力分配

▊責任分配原則,依照過去汙染與耗用資源量來分配

在決定影響的分配時,既有倫理上的疑慮,也有技術上的困難,如何取捨就因不同企業的能力而定,但是做到盡力而為。
 

圖片來源:Flickr、StoryBlocks

資料來源:Metabolic


延伸閱讀  氣候相關風險揭露新架構 – 您不可不知的TCFD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