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 作者:CSRone 游絨絨

全球巧克力危機有解?「不含可可」巧克力進軍亞洲市場

Choviva:從葵花籽做出來的「無可可」巧克力

來自德國的食品科技新創 Planet A Foods 推出「Choviva」,這是一款完全不含可可的替代性巧克力,主要由葵花籽經過以啤酒釀造技術為基礎的創新發酵工藝後再烘烤,烘焙後的原料研磨成與可可粉相近的濃縮粉末後,再添加植物性脂肪製成,其口感與風味貼近傳統巧克力,也可作為傳統可可 1:1 替代品使用,或應用於混合配方中。

根據品牌方說法,Choviva 的碳足跡比傳統巧克力降低了約 80%,生產過程不需仰賴熱帶氣候作物或長距離運輸,能更有效減少森林砍伐與供應鏈風險。

2024 年進入市場以來,ChoViva 已被應用於 7 國、超過 60 款產品、超過 42,000 個銷售點,包括德國、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瑞士與美國。

日本 Aeon 永旺率先導入,替亞洲市場開出第一槍

ChoViva近期正式進軍亞洲市場,日本零售龍頭 Aeon 永旺 成為第一個導入該產品的亞洲品牌合作夥伴。這款新商品名為 Chococa?」(取自 “Is it chocolate?” 之意),由 Aeon 的自有品牌 Topvalu 推出。產品為一款小麥與燕麥製成的餅乾,外層裹上 Planet A Foods 所開發的牛奶風味 ChoViva。每包重 143 公克,內含 12 片,含糖量 7.1 公克、脂肪 3 公克,售價為 398 日圓(約台幣 80 元)。

這不僅是 Choviva 首度進入亞洲市場,也顯示大型零售商在推動永續食品轉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從端出新選品,到引導消費認知轉變,零售業者正成為氣候友善消費的重要推手。

Planet A Foods 執行長 Dr. Sara Marquart 表示,他們的目標是讓永續食物不只是有機健康、而是平價、好吃、觸手可及。

為什麼可可需要被「替代」?

研究指出,氣候變遷正大幅衝擊全球可可樹存活率:到 2050 年,約有三分之一的可可樹可能消失,高溫與乾旱將使可可適種帶縮減,進一步導致巧克力原料出現短缺危機。全球兩大可可生產國——象牙海岸與加納,首當其衝,不僅面臨極端氣候與作物病害的衝擊,部分農地更被轉作非法金礦開採,加劇了可可種植面積的流失。

2024 年,可可期貨價格創下歷史新高,至今仍居高不下,重創多家食品巨頭利潤表現,如 Hershey’s 就因此下修 2025 年財測。這也促使越來越多企業投入無可可解方的開發,像是 Barry Callebaut(全球最大可可加工商)就正以發酵葵花籽開發替代性巧克力。

可可之外的想像,台灣準備好了嗎?

在全球供應鏈紛紛思考「可可替代」與食品永續轉型的此刻,台灣也正逐步累積相關能量。以宏亞食品為例,品牌攜手在地小農推廣台灣可可,並透過研發創新與混豆技術,將屏東可可與迦納可可融合,推出「77乳加屏東可可雙堅果」,展現在地農產結合國際原料的永續應用實力;也有其他品牌關注原物料替代性,研發使用黑豆、糙米等本地穀物作為點心基底,創造更具在地與永續價值的產品。

當未來的巧克力可能來自大麥、葵花籽,或是其他原物料時,台灣在食材創新、在地農作、供應鏈透明度上的佈局,是否也能順勢打開新的永續競爭力?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參考資料

圖片來源:Towfiqu barbhuiya


延伸閱讀:
科學家新發現!更能適應氣候變遷的3種可可新物種
10年成長近5倍 講求公平貿易的巧克力愈來愈受重視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