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30 | 作者:聯合報/記者 吳姿賢

台灣遠洋漁獲二度遭美列強迫勞動清單 民團籲保障人權

美國勞動部於美東時間9月28日發布最新「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再度將台灣遠洋漁船所捕撈的漁獲列入名單中,民間團體今天發布聲明,這是台灣遠洋漁業繼2020年首度上榜後,二度遭列名,美國文件指出,台灣外籍漁工遭仲介機構以不實工資與契約資訊欺騙,被迫支付仲介費及簽下借貸契約,證明文件被沒收,工作時間長且生活條件惡劣,甚至遭受身心暴力對待,薪資也被苛扣。

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表示,行政院今年4月提出「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試圖改善漁業中的人權問題,包含提升遠洋外籍漁工的基本薪資、增加官方勞動訪查人力,但仍遠不足以改變目前這個剝削勞力、殘害海洋的制度。

聯盟呼籲,台灣應推動更完整保障漁工人權的政策,落實國際勞工組織「漁撈工作公約」、由勞動部主責漁工勞動事務、提升聘僱管理透明度、全面加裝CCTV,立法規範確保漁工在海上有對外通訊申訴的管道。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說,台灣如果沒有以行動實際立法與系統性制度變革,預期再兩年後,台灣漁業恐怕會一直掛在美國勞動清單上。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移工政策處主任汪英達說,漁業署試圖努力,但很多問題仍未得到完善處理和解決,包括確保薪資直接給付、讓所有漁工都能獲得全額薪資、漁工被要求簽訂的互相衝突的契約的問題、要求廢除境外聘僱、訂定權宜船落日條款、讓勞動部主管漁工勞動事務、實施漁船勞動檢查、改善仲介評鑑制度、改善部分船上工作及生活環境等。

綠色和平美國辦公室資深海洋主任Mallika Talwar表示,單憑政府力量無法解決問題,企業也必須改變政策與行為,美國品牌商與零售商應確保向台灣漁船購買的漁獲,沒有涉及強迫勞動,台灣漁業持續上榜,對這些美國企業應是一記警鐘,提醒企業必須確保水產供應鏈中的公開透明與杜絕血汗。

 

 

資料來源:聯合報
圖片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永續顧問洞悉:ESG揭露標準的動態賽局開局!ISSB參賽將引動財報第5張表問世?
淨化空氣賠了海洋 船隻加裝脫硫器每年百億噸廢水入海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