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2 | 作者:食力/謝承學

「吃在地」為何能救地球?最新研究:近20%糧食碳排來自運輸

過去說到飲食對於氣候變遷的影響,大多將目光放在農業、畜牧業的碳排放,但其實根據2022年6月發佈在國際期刊《nature food》的最新研究《Global food-miles account for nearly 20% of total food-systems emissions》指出,全球糧食系統佔人類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30%左右,其中食品運輸就約佔了其中20%,大約為總碳排量的6%,且食品運輸排放佔道路車輛碳排放量中約50%,可見食品運輸所造成的碳排放急需改善。

食品運輸佔溫室氣體排放6%,蔬菜、水果運輸又佔其中3分之1

該研究調查74個國家包含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德國、法國、日本等37種產業包含畜牧業、製造業等,研究除了發現,食品運輸佔人類行為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6%外,還觀察到這些排放量集中在4個國家,中國、美國、俄羅斯和印度是最大的食品運輸排放國,它們占運輸排放量的46%,而僅佔全球人口的12.5%。

研究的主要作者、雪梨大學教授Mengyu Li表示,運輸排放也取決於食品類型。例如運輸水果和蔬菜產生的排放量幾乎是生產過程的2倍,而水果和蔬菜加起來占食品運輸排放量的3分之1以上。「由於蔬菜和水果需要溫控運輸,因此食物里程排放量更高。」Mengyu Li說道。

事實上,根據該研究,食品運輸所帶來的碳排放量比以前估計的高出7倍,還遠遠超過其他商品的運輸排放量,例如工業運輸僅占排放量的7%。

採取在地飲食,培養永續飲食習慣才是減緩氣候變遷的關鍵

對此,該研究呼籲消費者採取「在地飲食」,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於2022年4月發佈的最新報告也呼籲全球應立即減少排放,以避免超過《巴黎協定》設定的與全球工業化前水準相差攝氏1.5度目標。

同時,研究人員計算出,如果全球人口都採用在地飲食,每日溫室氣體排放量就會減少0.38億噸,相當於將一台1公噸汽車從地球開到太陽來回6000次的排放量。雖然研究團隊坦言,採用完全在地飲食不切實際,但消費者對於永續飲食的態度和消費行為仍能最大化改善氣候變遷,另外,也可以透過採用潔淨能源運輸來減少運輸食品的碳排。

「就像我們在物種的大部分歷史中所做的那樣:吃當地的季節性食物,將有助於為子孫後代提供一個健康的星球。」研究共同作者、教授David Raubenheimer説道。

 

 

資料來源:食力
圖片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臺灣31家食品業永續大解析! CSRone:對抗氣候變遷 9成提出減碳方案
食品包裝禁用PVC塑膠 112年7月上路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