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3 | 作者:經濟日報 / 黃育徵

發展循環型新農業 三路並進

聯合國4月中旬的「世界糧食危機」報告中警告說:「新冠肺炎大流行引發的動盪,可能讓更多家庭和社區陷入更大的困境」,「在挽救生命或憐生之間,最壞的情況下,如何權衡讓人們免死於冠狀病毒,還是免死於飢餓」,這是一個何等殘酷的選擇。

這次疫情帶給農產業極大的損失,嚴重衝擊農民生計。一些國家為了確保糧食安全,直接禁止糧食出口,切斷了許多國家糧食和飼料的來源。農產品因為缺工無法採收,採收後又滯銷,嚴格控管港口運作,也導致農產品無法運送,進而使消費者恐於缺糧而搶購和囤積糧食。整個供應鏈的每個環節因深怕缺糧而產生恐慌。這些恐慌讓我們看到全球化、線性的糧食供應鏈其實是脆弱,不堪一擊的。

台灣的糧食需求極端仰賴進口,食品自給率不到40%,飼料自產率更只有5%。因此掌握農糧的安全、避免缺糧,建構一個高韌性、循環型的供應鏈應是台灣不能迴避、拖延的國安議題。落實「高韌性和循環型」的新農業,可以從三個面向開始:①提升食品的自食、自給率;②增加飼料的自產率;③深化「境外農業」的布局和經營。

1. 提升食品的自食、自給率,從珍惜在地食材著手:

優先食用當地、當季、在地,低環境足跡(低外部成本)的食材;除了有益自身健康,也直接支持在地的農業和農友,利己利人,也能盡到一個關心氣候變遷,地球公民該有的責任。

養成「零浪費」的烹飪方式和飲食習慣。珍惜農友辛苦種養出來的食品,以量估計,食材從農地到丟進廚餘回收桶,近乎半數以上,被拋棄浪費掉。其實被浪費掉的不只是食材、食物,還有在產銷過程中所投入的資源,如肥料、水、電、汽油、包裝材料和人力…等。

2. 增加飼料的自產率,從擴大耕作國產飼料作物開始:

釋出農地,增加國產飼料作物的耕作面積和產能;強化國產飼料供應鏈的韌性,避免斷鏈的風險,擴大飼料的種植面積勢在必行。我們可以藉機更完整、更精準的盤點全國農地,並有計劃的復原、修護既有的農地,提升使用效益,長期,也要開始復原、活化所謂「遭破壞不適耕」的農地。台灣農地有限,要物盡其用。

加速投資「肥料和沼氣能資源循環產業」。台灣的「肥料和沼氣能資源循環產業」預計會是一個百場以上,具經濟規模的新興產業,國產有機肥料及沼氣能源施用在國產飼料的產銷,友善環境,理所當然。不再讓散布全國的生物廢棄物,任其成為全民詬病的汙染源,而是讓每年千萬噸以上的生物廢棄物,如廚餘、豬糞尿、農廢...等,成為循環再生的資源。

3. 深化「境外農業」的布局,將其融入「新農業」的發展藍圖:

成立「台灣隊」,整合台灣農耕、食品加工、生技和資通技術的優勢;台灣是一個人口稠密,可耕地僅佔20%的島國,仰賴進口糧食是台灣無法迴避的宿命。既然超過一半的糧食仰賴進口,政府的各部會理當帶領民間企業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布局和發展「境外農業」,提升台灣農產品的韌性,也能與友邦國家攜手推動他國的新農業發展,追求互利共榮。

招募和投資新世代的青農和「綠領」農從業人員。除了確保進口糧食和飼料價格的平穩和產量穩定以外,更要有規劃的,培育下一代的農業從業人員,提供他們國際化的歷練,讓新一代的綠領農民能充分發揮他們的專業潛能,展現影響力。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圖片來源:Elaine Casap


延伸閱讀:
豬糞變綠金,沼氣發電達成循環經濟
疫情恐引發全球供應危機? 5大糧食議題 FAO專家提建議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