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由CSRone拍攝)
企業進行內部碳定價(Carbon Pricing ).此舉所帶來的機會有4點:
自願揭露與無揭露碳排放之企業,其兩者的市值差23億美金
國立台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副教授黃啟瑞指出:「根據國際研究指出,企業只要多排一噸碳,將會減少200元美金的市值;同時,自願揭露與無揭露碳排放之企業,其兩者的市值差23億美金。」有此可知,企業在為某個社會、環境問題創造價值的同時,是可以從中獲得利益,創造雙贏局面的。
最後,黃正忠總經理也提到,目前國際上正在研擬有關溫室氣體範疇4(Scope 4)的概念,主要是看企業的產品與服務是否可以幫助第三方達到減碳的效益。同時,也預告KPMG將在11月初舉辦台灣第一場綠色債券的論壇,將會更深入的探討綠色債券的各種可能性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