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二氧化碳變成錢 營建業估2050年房價再漲35%
淨零碳排的目標與相關法規也影響營建業,由於營建業排碳量最高,業者推估若碳費等納入需支付的成本,到了2050年,營建成本至少會上漲35%。除了企業需要現在開始重視新興建材、儘速轉型,也建議政府對於建材、原料做出應對之策。

從烏俄戰爭開始,全世界圍繞的議題就在於「能源」,如何節能減碳也變成迫在眉睫的問題,而台灣宣布2050年將接軌世界共識,朝向淨零轉型邁進,而排碳量最高的營建業則表示,「當二氧化碳變成需支付的成本」,營建成本將再漲35%。
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勤友光電董事長陳來助目前正在推動企業ESG雙軸轉型,作客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舉辦的大師講座,分享全球趨勢與解決方針,尤其是營建業不能缺席。陳來助表示,台中建築具備指標性,不論豪宅、好宅、綠建築,都是全台營建業取經的標的,未來因應2050年淨零轉型趨勢,對於商業行為將會課所謂「碳稅」或「碳費」,建議營建業要從管理層面、創新層面來下手。
目前行政院已審查完成「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將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入法,建立碳定價機制,分階段徵收碳費,徵收對象包含國內直接或間接排放源及高碳含量進口產品,並採差別費率,最快2024年開始徵收。
大台中不動產公會理事長王至亮評估,「當二氧化碳變成需支付的成本」,營建業的成本,不論是直接、間接的影響,在營建成本上至少再漲35%,目前歐洲碳稅1噸(二氧化碳)收費97.5歐元(約台幣3030元),換到蓋1棟房子影響甚鉅,建議政府對於建材、原料做出應對之策。
陳來助說距離2050年其實已經不遠,這也將改變全球產業生態,企業要從現在開始改變重視,他舉例,目前營建業已經有不少新興材料產生,如太陽能面板應用在建築外觀、太陽能窗簾、鋼筋等,甚至在塗料上也有具備隔熱等絕緣的新科技。
「省下1度電,就能減少0.509公斤的二氧化碳。」陳來助說,雖然營建業的初期投資成本將提高,但是數位轉型到來的速度很快。低碳甚至是零碳對於營建業現況,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張家駿指出,建築界如何提高資源利用、減少碳排放,積極使用再生資源,改變刻不容緩。
資料來源:ETtoday房產雲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