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4 | 作者:哈佛大學商業評論/張彥文

中山大學EMBA/CSR與大數據,助在地企業優化轉型

一提到國立中山大學,總讓人聯想到西子灣的礁岩和夕陽。2018年剛落成啟用的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中心,更被譽為「環山繞海最美教室」。

但是除了美景外,成立超過二十年的中山EMBA,也有著獨樹一格的特色。

特色一:重視CSR

特色之一,是重視企業社會責任(CSR)。企業社會責任強調企業除了追求投資人的利益外,還要兼顧其他利害關係人的權益,包括員工、消費者、供應商、社區與環境等。這項概念已發展超過二十年,但在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南台灣,受到重視的程度還是偏低。

常見迷思是「大企業才要做CSR」,因為上市櫃,必須做;或是要面對歐美市場,被要求而不得不做。

迷思二是「CSR就是捐錢做公益」。所以,有些企業會參與公益活動,目的僅是為了提升形象。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黃三益強調,企業主必須了解,CSR不是只有大企業需要,做為供應鏈的一份子,就應該遵守CSR或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因為這可能會影響是否能取得訂單,或是取得銀行的融資,是企業生存的問題。

為了協助南部企業積極投入CSR,中山由台灣第一個成立的「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主導,開設諸多核心課程,如:「永續發展與綠色管理」、「公共事務與企業社會責任」、「地區經營管理」等。

除了課程,黃三益認為,把相關資訊量化,也是關鍵。因為量化資料比較容易管理,像生產履歷、碳足跡、能源消耗都有計算標準,取得這些數字後,就可以算出「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就是企業每投入一塊錢,可以創造多少社會價值?值不值得?

另外就是安排參訪課程,讓就讀EMBA的企業主交流CSR做法。例如,有一名同學的事業,是製作濾水器的濾淨器,會收購屏東廢棄的椰子殼,來燒成濾淨器所需的碳,同時還可以減少農業廢棄物,創造循環經濟。還有一位收集各地的漂流木再製成木炭,讓這些阻擋河川水流的漂流木,不至於在雨季造成水患,這些都是良好示範。

特色二:商業大數據

另一項中山EMBA的發展特色,是「商業大數據平台」。

雖然現在人人都在喊數位轉型,但其實很多企業主並不了解怎麼做,商業大數據平台希望擴展企業的思維,讓他們知道利用數據可以創造什麼新的經營方向或商業模式。中山提供一個實戰演練的機會,讓學員學習如何把數據分析應用在商業實務。

很多來到中山唸EMBA的高階經理人,就是這個平台積極尋求合作的對象。因為很多企業都蒐集或儲存了大量的數據,卻不知道如何利用。

黃三益表示,剛開始,很多經理人都會懷疑,做這個有什麼成效?但透過這個平台,讓他們看到,企業經營有很多面向,可以解決眼前的困難,也可以開創一個嶄新天地。

而且,與中山商業大數據平台合作不需付費,企業只需要提供數據和聯絡窗口即可。

「資料是新世紀的燃料,」中山大學EMBA執行長徐士傑指出,學校的任務,是協助企業找到對的方向和足夠的資源。所以,一方面會設計關於資料分析、資料應用和資料視覺化等課程,讓這些經理人開始了解資料的用途,然後從商業大數據平台做第一步嘗試,如果未來有興趣進一步發展,學校也可協助企業,申請科技部補助或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導入更多資源。

最近一個商業大數據平台的應用實例,是一名七年前就讀中山EMBA的創業者。他在高雄的駁二特區開設秝芯旅店,顧客以自由行的背包客為主,原本有二家,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關閉了其中一家,最近業績掉到僅剩一成。

這沒讓秝芯的老闆喪氣,反而覺得可以利用這個空閒下來的時間,思考未來可以做什麼。他跟商業大數據平台合作,試著分析競爭者目前的表現、追蹤網路平台評價的內容,也希望利用雲端儲存分析資料,從旅館住宿休息的服務升級為資訊服務業。未來的效果如何令人期待。

徐士傑強調,中山大學EMBA的課程規畫,仍會重視協助企業優化和轉型,因為很多在地企業都還在成長階段,只是在過程中,會強化CSR與大數據平台,協助企業高階主管有更宏觀與健全的發展。

 

資料來源:哈佛大學商業評論
圖片來源:海洋環境管理與規劃 研究室


延伸閱讀:
企業跟社企合作資源被排擠?社企流執行長:不互斥
你要永續經營、擴大規模或「有錢的活著」?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