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 | 作者:環境資訊中心/編譯:姜唯;審校:林大利

封城無助減碳 5月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再創新高

英國衛報報導,儘管武漢肺炎(COVID-19)肆虐導致全球各地封城,但今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仍急遽上升,達到新高峰。

根據夏威夷莫納羅天文台(Mauna Loa Observatory)的資料,5月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17.2ppm,比2019年的峰值414.8ppm高出2.4ppm。

封城只發揮一點作用 二氧化碳濃度仍連年上漲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教授拉爾夫・基林(Ralph Keeling)說,如果沒有因為武漢肺炎封城,上升幅度可能達到2.8ppm。封城發揮了些微的作用,但是無法與其他導致連年波動的因素相提並論。

「人們可能會覺得很訝異,武漢肺炎並沒有顯著影響二氧化碳水準。二氧化碳的累積有點像垃圾掩埋場的垃圾。我們不斷製造,垃圾不斷堆積。疫情減緩了碳排放,但不足以從莫納羅天文台觀測出來。更重要的是我們從疫情中復甦的曲線。」基林說。

根據上個月的一份綜合研究,4月初全球二氧化碳的日均排放量下降了約17%。但隨著封鎖陸續解除,與2019年相比,今年目前的排放量僅下降了4%至7%,對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沒有太大幫助。

如果減排20%至30%能持續6到12個月,那麼莫納羅天文台測得的二氧化碳增加速度才可能放慢。

今年的二氧化碳漲幅略低於去年,但和過去十年的年均漲幅差不多。二氧化碳含量會因各種因素而波動,包括太平洋地區聖嬰天氣系統的影響。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已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資料來源: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

全球二氧化碳觀測 天文台5月資料成指標

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Scripps)學者基林從1958年就在夏威夷莫納羅天文台測量二氧化碳濃度了,自此開啟全世界最久遠的二氧化碳測量記錄。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測量始於1974年,此後這兩個研究機構的測量資料就是互相補充又彼此獨立,是氣候科學家的重要參考資料。

基林更是第一個觀察到二氧化碳含量逐年穩步上升,但測量值會有季節性波動的學者——這個波動會在5月達到頂峰,就在北半球植物生長季節開始、從大氣中吸收大量CO2之前。在北半球秋冬和初春,植物和土壤釋放出二氧化碳,導致5月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因此每年5月的資料會被拿來做比較。這個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增加和季節性變化週期,就是所謂的基林曲線。

不讓減排曇花一現 環保團體:綠色振興刻不容緩

根據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和NOAA的記錄,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於2014年首次上升至400ppm以上,而且排放量的年增率一直在增加。

1960年代平均年增率約為0.8ppm,1980年代翻倍,達到每年1.6ppm,1990年代保持穩定在每年增加1.5ppm,2000年代,平均年增率達到2.0ppm,最近十年進一步上升到約2.4ppm。

環境人士說,排放量持續上升表示綠色振興刻不容緩。

綠色和平組織英國執行董事約翰・索文(John Sauven)呼籲英國政府,身為下一次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會議(COP26)主辦國,必須有更多行動。該會議現已延後至2021年。

「化石燃料燃燒了一個半世紀,累積了數千億噸的碳排,幾個月的碳排減少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索文說,「所以除非政府認真建立更乾淨、更健康和更​​安全的世界,否則武漢肺炎造成的排放下降只是曇花一現。」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圖片來源:Marcin Jozwiak


延伸閱讀:
麥肯錫報告:後疫情時代下的氣候變遷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因武漢肺炎延期 專家:把握轉型低碳經濟良機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