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委會副主委莊慶達表示,海洋是台灣的天然屏障與安全威脅來源,就海洋主權議題,台灣依據聯合國《國際海洋公約》公布後,已於1988年宣布專屬經濟海域與《領海及鄰接區法》,未來將公告《海域管理法》,健全我國海洋狀況警示(MDA)體制,在此同時,台灣也積極參加國際組織,其中,漁業部分目前做得非常好,海委會未來將積極參與國際區域合作組織,培養更多法治人才,精準國際論述。
蘇揆今天在院會中就白皮書裁示,希望未來的海洋政策,同樣以「開放、透明、服務、教育、責任」5大原則,摒除過去政府老是扮演「管」跟「擋」的角色,適當調整法規、建構友善設施、友善措施,把海洋周邊環境整頓好,每1吋海岸線都有人管,且隨時可維持清潔,建立1站式資訊服務平台,訂定獎勵辦法,引領國人、鼓勵我們的孩子,向海前進,並確保海洋永續發展。
莊慶達表示,台灣海域目前大部分是開放的,行政院經過跨部會第1階段盤點,目前全台的海岸線,只剩下國防部主管的30幾公里海岸線仍有軍事管制,另外,部分縣市目前仍有訂定自治條例限制使用,這部分海委會將與縣市政府持續溝通。
另外,針對目前如火如荼展開的離岸風電開發案,得標的國際團隊均已承諾,日後將負起相關的漁業資源保育責任,莊慶達表示,離岸風電是國家綠能政策重要一環,離岸風電的風場開發,一開始是由經濟部規劃,在海委會成立後,也扮演整合角色,未來,風電業者將按照海委會所訂定相關指引,負起海洋生態保育的責任。
延伸閱讀:
海洋是解決氣候變遷的最佳方案之一
快遞、外送增「白色污染」 中國擬升級限塑令救海洋